回到璃月港,正好是晚上。
“咳,經歷了這么大的事,晚上要不我做莊,請大家吃頓飯?”刻晴對著王志純、派蒙、行秋提了個難以拒絕的建議。
“哎呀,大名鼎鼎的玉衡星要請我們吃飯,王兄,派蒙,這可是不能錯過啊。”行秋擠眉弄眼。
“那自然是恭敬不如從命了。”感受著派蒙和行秋的目光,以及刻晴眼里的期待,王志純自然是不會拒絕了。
四個人來到了一處看起來很高檔的酒樓。“按理來說,請你們吃飯,應該到琉璃亭或者新月軒,這才配得上三位的身份。可惜,事情實在突然,來不及預訂,就只能先來這里了。”刻晴有些遺憾地搖頭。
“哪里的話,有句話怎么說的,‘山不在高遠,有仙則靈矣’。有王兄、派蒙、刻晴這樣的人在這里,就算是荒野的土丘,也是名勝了,不是嗎?”行秋哈哈一笑,活躍氣氛,然后逗得大家一陣開懷。
“行秋,感覺你好有文化呀。”派蒙有些羨慕,“那句‘山不在高遠’那個啥,是誰寫的啊?”
“哦,是三百年前璃月的著名詩人,謝息愁寫的,名字好像叫……什么來著?”行秋突然卡了一下。
“呵呵,是《簡居辭》。”刻晴輕笑一聲,提醒了行秋。
“哦,對對。都說刻晴你學富五車,果然了不起啊。”行秋豎起大拇指。
“哎呀,怎么感覺這個包廂里就我一個沒文化啊。”派蒙感覺不好了。
“別氣餒,派蒙,我也差不多。”王志純摸了摸派蒙的腦袋,“在提瓦特的文學歷史上,咱們可謂是臥龍鳳雛。”
“臥龍鳳雛?”行秋感覺這個詞很不錯,“老兄,這是什么含義?”
“咳咳,就是我家鄉的一個歷史典故。怎么說呢,我的祖國和璃月是一點像。在我離開家鄉那個時間往前大約……呃……將近兩千年,有一個時代,名為‘三國’。這個時期有兩位聞名的大才,一個叫諸葛亮,號稱‘臥龍’;一個叫龐統,號稱‘鳳雛’。”
見三個人聽得入神,王志純繼續講下去:“后人便將兩個有才華、旗鼓相當的人稱作‘臥龍鳳雛’。在我的那個年代,又引申成形容兩個人旗鼓相當,可以褒義,可以貶義。”
“哦,原來是這個意思啊。”刻晴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能不能講一講‘三國’這個朝代的故事?為什么它要叫這個名字?”
王志純便把自己對三國的了解邊吃邊講,當然,講的是三國志里的。至于三國演義,則單獨摘出來說。
這一講,便講了三個多小時。直到酒館關門,上來提醒,才結束。刻晴意猶未盡,“真是精彩的時代啊……”
“但是也很混亂。”行秋搖頭,“百里荒涼,路遺白骨,這幅景象讓我想起來了璃月過去戰亂的年代的記載。”
“是啊,居然還有人屠城,拿人做食物……”派蒙的臉有點白。
行秋突然想到了什么事,眼珠子轉了轉,“哎呀,兄弟,你請我們聽了這么精彩的故事,那我也得請你和派蒙鑒賞一下本地的好文章吶。”
“哦?是詩集嗎?”
“不不不,是最近璃月暢銷的一本名為《沉秋拾劍錄》的有趣小說。明天我請你倆看,怎么樣?”行秋按捺住內心的激動和期待,盡量心平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