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留著長須的中年人訝道:“三泉村?中了案首那一位?”
宋亭舟彎腰對他揖了一禮,“正是學生。”
王主簿忙著回禮,“相公客氣了,知縣大人已經交代過,廩生的賞銀是四兩,頭名案首多撥一兩,另有精米白面共六斗,這些都是朝廷的賞賜,除此之外咱們知縣大人還另賞了相公十兩銀子。”
孟晚心道:這可太好了,趙知縣真是個大好人。
王主簿貼心的說:“米面等物相公若是拿取不便也可在我這里兌換成銀兩,只是不能按市價,只能以公糧的價格收取。”
如此也行,一斗米便有十二斤,六斗便是七十二斤,若是還在泉水鎮便罷了,如今他們去府城,拿的家里米面都已經不少,再加上這七十二斤米只怕馬也受不住,還是就地折了銀子的好。
宋亭舟也是這么想的,他客氣道:“如此還是折成銀兩的好,多謝知縣大人恩典。”
王主簿笑道:“那我這邊開了庫房給相公拿銀子,還請稍等。”
“王主簿請慢!”
宋亭舟叫住了他。
“這次來還有別的事要您操勞,銀子的事不急。”宋亭舟走到王主簿身側,趁著其他人不注意塞了小塊的銀角給他。
王主簿眼角一彎,“相公同夫郎隨我來便是。”
他帶著宋亭舟與孟晚穿過幾名衙役走到主簿廳里側的案幾旁。
宋亭舟從懷里掏出幾張紙,先將其中一張放到王主簿面前,“我想先以主家身份,放了我夫郎的賤籍。”
王主簿大感意外,“令夫郎竟是賤籍?”
宋亭舟聲音微沉,“王主簿,我如今已恢復他的自由身,再以我廩生的身份為我夫郎作保,為他求個良籍身份。”
王主簿知道惹了宋亭舟不快,滿口答應道:“好說好說,我這便為令夫郎辦理良籍,需相公在紙上簽字畫押,證明孟晚此人品性良善,非大奸大惡之徒。”
他辦慣了這些事,手上麻利的抽出張紙來,書寫了幾行字交給宋亭舟,然后又去找三泉村所在的戶籍冊子。
這一去就是一盞茶的功夫,孟晚心神不寧,唯恐哪個步驟出了錯。宋亭舟安撫的拍了拍他的手,“無事,一縣之人的戶籍不計其數,一時半會定是難以尋到,今日若是不成,明日再來便是。”
若是普通人來辦理戶籍等,恐怕要磨掉兩層皮才能辦好,到底是宋亭舟的案首身份占了便宜,若是尋常秀才來,這些芝麻小官恐怕也不會這么客氣。
孟晚抬眸看他,“我只怕耽擱久了,誤了你入學的日子。”
宋亭舟含笑看他,“無礙,多請幾日假便好。”
“泉水鎮三泉村戶籍找來了,讓相公久等了。”
王主簿抱著本厚厚的籍冊過來,放在桌案上又是翻找半天,“嗯,在這兒,三泉村宋氏,因令尊身死籍消,戶主便是相公你,母親是泉水鎮常氏。”
宋亭舟仔細確認,“確實如此,這里有宋氏族長為我二人主持的婚書,還請主簿以我夫郎良籍的身份,入了我家的戶籍。”
“好說好說。”王主簿仔細查看了一番宋亭舟簽字的保單,兩人的婚書,及宋家的戶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