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黃掙湊合睡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和早起的常金花打了個招呼就要去朱箋書肆。
常金花喊他,“好歹用了早飯再去啊?”
黃掙都走到門口了,頭也不回的答:“不吃了嬸!”
日上三竿孟晚才穿戴整齊的出了西屋門,宋亭舟在院子里晾衣裳。
“娘呢?”
孟晚拿著牙刷子和牙粉出來問他。
宋亭舟走近居高臨下的看著他,突然彎腰親了他一口,“買菜去了,鍋里給你留了飯,累不累?”
孟晚笑得甜滋滋的,“還好,睡足了就不累。”
宋亭舟摸摸他后頸,“一會兒娘回來我要出去一趟,你跟不跟我同去?”
“去去去!”
孟晚坐在小凳子上刷牙洗臉,鍋里是常金花熱的粥和餅子,他吃完后正在收拾,常金花便提著籃筐回來了。
“起了?”
明明是平平常常的一句話,孟晚竟然不好意思了,他含含糊糊的“嗯”了一聲,岔開話題問:“娘你去買菜了啊?附近有菜市場?都買了什么?”
常金花將菜籃子放在地上給他看,幾個雞蛋,用草繩捆著的一把菠菜,一塊瘦多肥少的豬肉。
“我聽旁人說的,順著街道往東南方向走,有個禾穗街的,菜肉果糧都有,價錢也實惠,我就一路打聽著過去,沒成想還真找到了。”
孟晚豎起大拇指,“您可太棒了。”
常金花哼笑一聲,“你愛吃葉子菜,晚上蒸干飯炒菠菜吃,再燉盤紅燒肉。”
“好,等我回來幫你弄。”
她回來,家里有人看著,孟晚便準備和宋亭舟出門去了。
廂房的窗戶要找人改造,兩個灶臺也要重新壘砌,這些活計要找個泥瓦匠來干。
孟晚想到昨晩借她柴火的周嬸,大官村的丁樵夫昨日應該得了信,今早便送了柴來,如今都堆在角落的草棚下面,今日該還人家一捆去,正好問問她知不知道附近的泥瓦匠。
宋亭舟拖著柴,孟晚走在他前頭,路過隔壁李家,他家房門仍是半開。兩人越過李家,周嬸正挎著籃子往外走,手里還牽著個五六歲的小哥兒。
“周嬸,剛好你還沒走,我家今早買了柴來,過來還你昨日借的。”
周嬸客氣的說:“都是鄰里鄰居住著,你這孩子本不用這么急的,一捆柴而已,用就用了談什么還不還的。”
孟晚不至于將人家客氣話當真,示意宋亭舟將柴直接送到人家院門口里,笑著說道:“多虧了周嬸解了我家的燃眉之急,該還的。還有件小事想問問您,家里有地方需要修繕,不知附近可有泥瓦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