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鍋里給你留了粥,要我再添把火熱熱嗎?”碧云道。
孟晚擺擺手,“不用了,也沒什么胃口,我對付喝一口得了。”
家里不開門做營生了之后,雖說不太適應,但確實安靜不少,城南這邊的巷子一條巷子才三四戶人家,如孟晚家如今所在的花蹊巷。也有的甚至一家就占了一條巷子,如祝家。
孟晚他們搬新居,照規矩是要拎著禮品拜訪四鄰的,若是在柳堤巷那就是幾個雞蛋瓜果,城南嘛,起碼點心果子起步。
城南的糕點鋪子比城西的價貴,但樣式也多,貴上那幾文也能接受,畢竟孟晚也不是初來乍到的小奴隸了。
他挑了藕粉桂糖糕和水果餡的頂皮酥兩樣,共包了四份,這是給鄰居送禮準備的,又買了些棗泥山藥糕和水果餡的頂皮酥留給自家吃。
趁著這會兒還沒到晌午,常金花帶著孟晚和碧云拎上糕點一家家的拜訪。
第一家便是之前和孟晚打過交道的江家,江家是做布匹生意的,在城北城西各有幾間鋪面,自家還有染坊,雖說沒有祝家那般的權勢,但也是小富之家。院子自然也比宋家的大,是座兩進的院子。
江家人口也很簡單,江老太爺和老夫人只有江老爺一個兒子,加上江夫郎一共才四個主家,并下頭十幾個仆從。
江老爺白日不在家,是老夫人和江夫郎接待的孟晚他們。
“早就聽說隔壁新搬來一戶人家,一直想去瞧瞧,誰承想等啊盼啊的,你們竟才搬進來住。”
江老夫人年紀大了,更愛熱鬧,和常金花說個不停。
常金花客氣的說:“買下花蹊巷的宅子后,家里還有別的瑣事忙個不停,近些日子才得了空搬過來。”
江老夫人又拉著孟晚的手夸道:“哎呀,看看,真是個標致的孩子,我還從沒見過長得這般漂亮的哥兒。毓哥兒你看,人家這孕痣也鮮亮,是個好孩子。”
江夫郎坐在婆母旁邊勉強笑笑,“是啊,宋夫郎一看就是個有福氣的。”他年近四十仍無子,一直是心中的痛。
常金花還是比較能端著的,孟晚覺得宋亭舟性情就有部分隨她。
即使心里喜歡旁人夸孟晚,常金花面上還是矜持道:“他還小呢,也就是長相還能拿得出手,平日老實安靜些,不懂什么事的。往后若是惹什么笑話了,還要大家多體諒。”
孟晚站立在她身側:乖巧,安靜。
常金花稍坐了會,江家下人躡手躡腳的進來湊到江夫郎耳邊說了什么,江夫郎沒忍住眉頭皺起,臉色不大好看。
常金花忙道:“還要去另幾位鄰居家中拜訪,就不久留了,咱們離得近,下次再來陪老夫人說話。”
江老夫人又挽留了幾句,江夫郎起身相送。
將宋家人送出門口,江夫郎回去和婆母回話。
“娘,兒媳已將客人送出門了。”
江老夫人問:“剛才杏桃進來同你說了什么,有客人在還這樣失禮。”
江夫郎嘆了口氣,“后院那位姑娘又在鬧了,杏桃她們勸不住,這才過來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