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三爺年前到底買了處宅子搬了出去,畢竟一大群人住在旁人家,做些什么都不大便利,祝三爺又不缺錢,但他走之前將兒子留在了拾春巷借住,快過年了才回祝三爺那里。
除夕前夜,宅子里需要上街采買東西,孟晚和宋亭舟都沒打算出門,這些都交給雪生和耿媽媽來辦。
常金花不在,只有宋亭舟和孟晚過年,還是怪冷清的。
盛京的紅燈籠要除夕掛,拾春巷這間宅子略大,不像當年三泉村的土房子。
宋亭舟親自寫了對子,下人們往大門和院里其他地方掛紅燈籠,貼大紅對聯。孟晚和宋亭舟自己掛了正房門上的燈籠。
晚上的席面做得很豐盛,但孟晚卻覺得怎么也沒有常金花做得好吃,今年夏天回村的那次席面也香。
平平無奇的過了來盛京的第一個年,他和宋亭舟心里壓著事,會試又逐漸逼近,可以說是過得索然無味。
好在初三就可以去聶知遙家串門了,他將給聶知遙的畫的屏風另找車裝好,另買些年禮常備的酒水點心等,同宋亭舟一起去了聶家。
小聶家。
盛京城的房子以皇宮為中心,向四面八方擴散開來。離皇城最近的兩圈尋常人是不用想的,基本都是有爵位的,便是第三圈住的也都是朝廷命官,還要是高官。
拾春巷在第四圈內,沒有官身的同樣住不進來。聶知遙家則鋪在第六圈,同孟晚家相隔四條街,坐馬車都要坐上兩刻鐘。但院子和他們住的差不多大,也是兩進的。
孟晚早就和聶知遙說過初三要來,因此門房的小廝一聽是拾春巷宋家的人,就立即將他們迎了進去,并進去稟報給聶知遙。
“怎么才來啊,我從早起就開始等著了。”
聶知遙拉著孟晚的手進了后頭正宅,留下個眉目深邃,五官濃艷而綺麗的男子。
他個子高挑,身形修長勁瘦,眼睛色澤也比普通人淡上不少,聶知遙一聲招呼不打也沒抱怨,反而客氣的招待起宋亭舟,“對宋兄早有所聞,還請到廳堂里一敘。”
他說的雖然是客氣話,但宋亭舟卻莫名覺得這人像是認識他,但他卻是第一次見這人,畢竟這種出色的相貌,不管是男子還是哥兒,都會讓人見之不忘,比如孟晚。
孟晚隨聶知遙進了正房的堂屋,里頭可比他家布置的華麗多了,格子架和亮格柜上擺滿了精美的瓷器和裝飾物,墻上掛著字畫,桌椅家具用料考究。
孟晚脫了外罩的厚實斗篷,聶知遙親自幫他掛在屏風架子上,孟晚也沒客氣,坐在外間的矮炕上對他說:“給你畫了架屏風,你看看喜不喜歡。”
聶知遙屁股剛坐上矮炕,聞言立馬坐了起來,“你不早說!”
他急忙吩咐小侍,“快去看看孟夫郎送的東西給我放哪兒了,讓那群小子仔細著拿放,可別給我弄壞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