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山縣
“宋大人還請放心,那個什么水泥的東西若是我燒不出來,我香山第一鑄劍師的招牌不要也罷!”
葛全找來的人拍著胸脯和宋亭舟保證了一番,十天后失敗水泥的路又多了一段。
宋亭舟到城外窯場的時候,幾個匠人正吵得不可開交。
“徐叔,絕對是你建的這窯有問題!要改改才對。”
“我的窯有問題?什么香山第一鑄劍師,你徐叔燒窯的時候你還在玩泥巴呢!”
“老徐你是真能吹牛,你燒出來的東西和泥巴有何區別?”
“你燒的好怎么沒把水泥燒出來?”
燒窯的隊伍逐漸擴大,燒制的東西進展也比最開始好了不少,宋亭舟已經十分欣慰了。
見匠人們吵做一團,他無奈勸道:“眾位別吵了,此事不易,本就辛苦大家,且徐徐圖之,不必急躁。”
葛全找來的鑄劍師見到宋亭舟頗為慚愧,畢竟他在江湖上確實還是有名號的,如今大話都已經說出去了,卻沒辦到,不免赧顏。
“宋大人你放心,東西我說什么也給你燒出來!”
結果這位香山第一鑄劍師第二天就不見了蹤影……
林易找來的徐窯匠頗為可惜,“早知道就不刺激那小子了,誰知道他面皮這么薄直接跑了。”
宋亭舟:“……”他也沒想到前一天還信誓旦旦和他保證的人就這么一聲不響的跑了,只是覺得這場景莫名熟悉。
果然,半個月后跑掉得香山第一鑄劍師,連車帶馬的拉來三個比徐窯匠年紀還大的老頭。
“我師父、師伯、師叔,全被我叫來了,我就不信這么多人還燒不出來!”
不愧是電視劇里在茶館、酒樓一言不合就開干的江湖人士,別的不說,就是犟!
當時的孟晚心里是這般吐槽的,實際上燒到現在他也懷疑能不能搞得出來。
但又過去了一個月的時間,孟晚被宋亭舟帶到城外,難以置信的看著正在被重新澆筑的城墻,聲音微顫,“真的……成了?”
宋亭舟牽著他的手,向來喜怒不形于色的臉上同樣滿是激動之色,“是真的,終于制成了。”
——齊盛二十八年春,禹國第一代水泥終于研制成功。
于貧困、道路艱險的嶺南來說,水泥就像是物流運輸的基石,促進整個嶺南與其他地區間的貿易交流。
而現在,僅僅是小小的赫山便受益無窮。
——
“風大哥,你真要帶幾位師父們走啊?”
“徐老您也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