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不耐煩的說:“去就去,嚷什么嚷?吵得我頭疼死了。”他回里面的臥房里揣了兩個荷包,指使阿硯道:“去把通兒也叫上,阿爹帶你們長長見識去。”
“我這就去找通兒!”阿硯眼睛一亮,兔子一樣躥了出去。
宋亭舟無奈一笑,把屏風上掛著的一件最厚重的斗篷拿在手里,“江邊風大,披件厚的。”
孟晚把身上短款的兔毛斗篷遞給宋亭舟,換上他手里的寶藍色斗篷,面色惆悵,“這件水貂里斗篷還是師父前年給我的,在嶺南嫌厚,一直沒穿,幸好黃葉幫我好好保管住了。”
項蕓小事上隨意,大事上隨性,從沒仔細關注過孟晚缺什么,都是她覺著什么東西不錯,恰好想起孟晚,就立即讓人給送到。
可最讓孟晚感動的還是項蕓為他鋪路,請的藝術院女/哥兒先生。
宋亭舟為他戴上斗篷后淺灰獺兔毛的帽子,然后動作熟練地握住他的手,用自己的溫度去暖孟晚微涼的指尖,“莫要想那么多,師父和師公能白頭到老,同穴而葬,哪怕是黃泉路上也不孤單。”
孟晚感性的抱抱他,“你說的對,以后我們也能這樣就好了。”
宋亭舟眼中溢滿溫情,他兩臂緊箍在孟晚腰間,似訴似嘆道:“我們一定會。”
進了臘月后,天越發的冷了,一家子也沒講究什么面子排場,只管換上最厚實保暖的衣裳出門,就這樣阿硯還在馬車上凍得直哆嗦。他極不適應盛京的天氣,剛來拾春巷的時候,住了三天唇邊就干裂了。
“阿硯哥哥,要不我抱你吧?”通兒非常認真地說。
阿硯強大的自尊心迫使他不能接受自己小弟的擁抱,哆哆嗦嗦的拒絕道:“不……不用了通兒。”
可惡,有點后悔出門來了怎么辦?坐馬車也太受罪了,還不如走路!
他的期望不可能實現,因為拾春巷離孟晚所說的“世面”太遠了。
等終于進了永樂街的地盤,阿硯迫不及待的說:“阿爹我要下車下車。”
“下吧,不許離雪生叔太遠啊,要不然會被人販子給抓了去,到時候讓你哭都哭不出來。”孟晚其實也凍腿,在兩個小孩躥下車后,他和宋亭舟也下了車。
桂誠尋了處地方,把馬車和蚩羽雪生騎得馬都拴好,然后留下來看車。
“最前面那個就是聽香榭?”孟晚指著永樂街盡頭的小樓問宋亭舟。
臘月的盛京每條街道上的人都多,有路人聽見孟晚的話好笑的看過來,小聲嘟囔,“一個出嫁的哥兒,怎么在大街上就說起了花樓的名字來?”
也有幾個婦人也在指點他和宋亭舟緊密相連的手,孟晚微微側頭,形狀姣好的唇勾起一個好看的弧度,故意把他倆的手往上抬了一點。
看吧,隨便看,反正宋亭舟都被彈劾了,他們就牽怎么了?等他們看習慣了,自己也回家牽去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