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說過,宋遠家用的是蜂窩煤,院里其他人用的還是煤球。所以宋遠想換也沒法換,只能底下放點舊報紙,上面一層是刨花、碎柴、再上面一層粗柴,最后才放一個蜂窩煤這樣來引燃。
宋遠還在忙活呢,外面不知不覺的聚集了十幾號人。中院、后院都有人聽說宋遠買了自行車以后跑來看來了。
易中海和劉海忠也溜達過來,易中海看著這自行車眼神晃動,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劉海忠則聽著大家說這車110塊錢值得,心想著也買一輛不能讓宋遠一個人出風頭。
外面的聲音越來越大,宋遠點著火以后要等一會,就趁機出門了,看大伙都圍在自家門前看自行車,宋遠忍不住覺得中國人愛湊熱鬧這習慣真是源遠流長。
上輩子有一天宋遠跑車回家路上看到有個車禍,旁邊還有人在直播。到家了以后和表兄微信視頻的時候就順嘴說了一句。過了一陣他找到這個直播間的時候竟然在直播里看到了這個表兄的身影。他竟然大熱天不在家待著吹空調開車七八公里過去看熱鬧!
見宋遠出來,大伙嘰嘰喳喳一堆問題就問了過來“小宋你這自行車在哪買的?”“還有沒有了?”“別的牌子自行車有沒有?”等等讓宋遠頭大三分。
宋遠忍不住大聲說道:“停停停!我一個一個的說!這車在北新橋信托商店買的,110塊錢飛鴿牌的。那里面最少有幾十輛車,啥牌子都有,便宜的估計只要幾十塊錢!”
這話說出來不少人心動了,一次拿出100多這院子不少家人有些心疼,但幾十塊錢買個成色差一點的完全可以接受啊!
宋遠想了想,還是要讓大家都買自行車,要不然整個院子就自己有的話就太顯眼了。這誰有個急事來借,借吧口子一開就沒安寧日子了,不借吧人家真有急事那就太得罪人了。
于是宋遠高聲說道:“我這幾天跟著領導出門,沒個自行車天天讓領導騎車帶我也不合適,所以今天就去買了輛。這自行車啊,是遲早要買,早買早享受。”
底下眾人有的覺得宋遠說的有道理,現在周圍人買自行車的越來越多了,自己遲早要買的話還不如現在就買,早享受幾天。
有的人覺得宋遠是小年輕存不住錢,不知道存錢的重要性。這些人基本上就是年齡大一些經歷過舊社會戰亂的人。
賈張氏在人群之中盯著自行車,眼中忍不住的妒火。心想著自家東旭一個月41.5的工資本來是全院年輕人里最有出息的一個,這姓宋的一來就處處出風頭,如今又買了自行車。不行,非要惡心一下他不可。
于是賈張氏在人群里就高喊一聲:“小宋,都說遠親不如近鄰。你這車鄰居有事能借吧?”
宋遠聽了這話看了過去,看到賈張氏正洋洋得意的看過來,心中不免好笑。
來自后世的他哪會將這一輛二手自行車看在眼里,就笑著說道:“借是能借,但有兩個條件。一是要看我這有沒用處,總不能我也要用的時候來借吧。第二個是要看鄰居這是啥事了。有要緊的急事當然能借,但總不能你出去買個菜也要來借吧!大伙說是不是?”
聽了這話鄰居們都挺滿意,這兩個條件很合理。于是都紛紛說道:“小宋說的在理!”“小宋大氣!咱們老北京爺們也不能丟人!”等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