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街道辦,宋遠又回趟95號院,把青羊收起來以后又從冷藏車里拿出一只以前存下的狍子,直奔居委會去了。
之前沒少麻煩王主任,劇情開始的時候王主任也已經升到街道辦主任了,給她送一只狍子結點香火情。
居委會在前圓恩寺胡同28號,也是個四合院里的兩間廂房。王主任正低頭看著手里的文件,看見宋遠來了也是笑著迎了上來。
宋遠坐下和王主任聊了一陣,才發現這時代的居委會和后世的居委會相差還挺大。
宋遠一直以為居委會是街道辦事處的下屬組織,也屬于政府派出機構。結果聊了一陣才發現這會的居委會完全是當地居民選舉出來的,居民小組長就是居委會的委員。居委會常駐的一共有五六個人,一個主任兩個副主任,三個固定內勤工作。
在居委會下設有6個委員會,分別是治保、衛生、文教、福利、婦女、調解委員會,對應著街道辦和派出所的相關口子,固定每天在居委會上班的包括王主任在內一人負責一個委員會。日常居委會的經費則是由街道辦撥付。
也是就說理論上居委會的所有人都是老百姓一個,在居委會上班區政府給發生活補貼而已。
再一個居委會54年以前是受派出所領導,54年以后才慢慢轉為受街道辦事處領導,即便是現在,在治安保衛上也是主要受派出所領導。
ps:居委會的內容來自《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市居民委員會研究(1949—1956)》一文。
說著王主任忍不住吐槽居委會人少事多,很多事想辦都有心無力,既沒人也沒錢的。
說到宋遠他們院了以后,王主任也說了下自己了解的情況,還有已經免去了先進大院和易中海居民小組長的職務,由閻埠貴暫代。
宋遠聽了有些錯愕,沒想到這兩天大院里變化不小。心中也提醒自己不能每天早出晚歸不和院里其他人交流,這么大的消息自己竟然不知道。
隨后宋遠好奇的問道:“咱們不是居民小組組長、副組長嗎?我住那院怎么還弄個一大爺、二大爺、三大爺的這樣一群大爺。”
說到這王主任也有點無語。管事大爺是舊社會的稱呼,當時出臺這個居民小組的制度以后,大家就把居民小組長和舊社會的管事大爺當成一回事了,事實上在職責上也確實有點像。
居委會宣傳過兩次來糾正這稱呼,結果效果并不好,最后就聽之任之了。
解開心中的一個謎團以后,王主任也提醒宋遠:“你們那院的封建思想比較重,小宋你可以多多在院里宣講政策、法律,需要的話我也可以去一起講。”
宋遠聽完順桿子上爬,表示今天回去就開始宣講。
宋遠謝過王主任,和王主任又聊了一陣以后把剛房門口的麻袋拎了過來:“王主任,你也知道我之前是獵人,昨天回門頭溝休息的時候打了幾只狍子,街道辦和派出所都分了,這只是專門留給您的!”
王主任對狍子挺感興趣的,城里人聽說過狍子的不少,南鑼鼓巷這一片這幾年吃過狍子的可不多。
問清街道辦、派出所都是6毛一斤以后,王主任也直接花錢買下了這只三十多斤的狍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