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規矩,這年夜飯要慢慢吃,有的家里能一直吃到午夜。所以宋軍和宋遠就慢慢喝著酒聊著天,等一瓶酒喝完到了十二點整,宋遠拎著鞭炮出門去點燃了。
整個陳家莊這時候每家每戶都放起了鞭炮,噼里啪啦的聲音響徹了整個山間。鞭炮放完小弟就在地上彎著腰低著頭認真的尋找沒點燃的鞭炮,一會就裝了半口袋。
放完鞭炮那就該接神了,接神主要是家里的男丁來做,女人和小孩是不參與的。宋遠也是工作了,宋軍今年才帶上他一起,往年宋遠也是小孩那一桌,沒資格的。
宋遠也沒啥意見,反而覺得挺有意思的,就按著宋軍指示辦就行,大過年的難道宋遠還要反駁宋軍這是迷信?
至于是不是封建迷信?這些年至少在偏僻山區里根本沒人管這些,再過七八年就不一樣了。
傳統習俗里認為臘月二十三送完灶王爺以后,大年三十過了十二點以后灶王爺會帶著諸神一起來到人間。
宋軍帶著宋遠在院子正南邊擺好接神的天地桌,上面放著神像、貢品和香爐,桌子底下還放了一個盆,稱作錢糧盆。
這位置也是根據憲書而來的,憲書就是黃歷,上面會記載什么神今年會從哪個方位下界。比如辛未年的"憲書"上指示:"財神正東、福神正南、貴神東北、喜神西南、太歲神西南等"。
宋遠家主迎福神,所以今年就是正南方向。
點燃三炷香以后,宋軍和宋遠三叩首起身肅立,等香燒盡了就把香根、擺的元寶等等放到錢糧盆里配上松枝一起燒掉,這就算接神完畢了。
第二天是初一,宋遠早早的就被大妹和小弟叫醒了。
宋遠起身洗漱完,再出門放一掛鞭炮,又便宜了小弟的口袋鼓了不少。
進屋以后宋軍和陳秀霞坐好,宋遠開始帶著大妹和小弟給父母拜年,磕完頭以后一人領了爹媽給的紅包壓歲錢。
宋遠打開一看都是一塊錢,哈哈一笑收了起來。
大妹年齡大一點而且平常住校母親就沒有收她的壓歲錢,但小弟就別想逃了。母親幾句給你保管、以后娶媳婦啥的話就輕易的把壓歲錢收走了。
看到小弟茫然的表情,宋遠也掏出兩個紅包給了大妹小弟一人一塊錢。
母親還想收走的時候宋遠勸了兩句,這才讓母親罷了心思。
順便說一下,老北京大多數是三十晚上給壓歲錢,宋遠家是因為宋軍老家那邊的習俗是初一給,所以不一樣。
早飯按慣例還是餃子,宋遠一個人就干掉了四十個。
吃飽以后等一會就該拜年去了,這時候的習俗是大年初一回娘家,不像后世都改成初二了。宋軍親自一手拎了兩瓶蓮花白、另一只手拄著拐杖走在最前面,陳秀霞跟在旁邊。宋遠拎著剩下的東西帶著大妹小弟走在后面,朝著姥爺家走去。
姥爺家也就一兩百米,進門以后姥爺、姥姥正端坐著和兩個舅舅一起聊天呢,看見宋軍一家人到了也都非常高興。
進門以后宋軍帶著全家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后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宋遠和大妹小弟又收到三個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