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上午八點整,四周的音響傳來了莊嚴的聲音:“人民英雄紀念碑揭幕儀式現在開始,第一項: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在紀念碑左前方的解放軍樂團開始演奏國歌,宋遠下意識的立正站好。
演奏完國歌以后就是第二項揭幕了。隨著下達的命令,那塊巨大的紅布徐徐落下,露出了金光閃閃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
伴隨著紅布落下,整個廣場陷入了熱烈的氣氛中,孩子們把手捧的白鴿都放飛出去,無數人都在歡呼!
宋遠也被這氛圍感染同樣是大聲歡呼起來,再看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異常激動!
足足歡呼了十幾分鐘大家的情緒才緩和一些,這時主持人適時的宣布第三項:首都各界人民代表敬獻鮮花。
整個廣場五十萬人都安靜下來,在軍樂團的音樂聲中看著各界代表一一上前敬獻鮮花,心情也不知不覺的沉重起來了。
最后就是領導講話了,講話時間不長也就十分鐘左右,就宣布揭幕儀式到此結束了。
揭幕儀式結束以后,街道辦和居委會再忙活著組織大家有序離場返回各自的家去。看著人都離開的差不多了,張漢主任他們才放下心來。
一起往回走的路上,大家的情緒明顯都有些激動,參加過戰爭的張漢主任、劉大姐、邢主任他們都在回憶一起奮戰最后犧牲的同志們,宋遠就老老實實的跟在一邊不吭聲。
過了好一會,緩過來的邢主任看到在一邊默默走著的宋遠,就笑著給他說:“小宋,你知道不?咱這紀念碑里還有許多故事呢!”
宋遠也有點好奇,邢主任就開始講了起來。
先說第一個,紀念碑是49年9月30日決定修建并舉行了奠基儀式的,到今天揭幕已經八年多了。
在開國大典的前一天也就是9月30日的政協會議閉幕式上,由總理提議大家一致通過要建立紀念碑。當天晚上六點就舉行了奠基儀式。
但很多人不知道,當時奠基儀式的地方和現在建好的地方就不是一個地。奠基的地方離大城樓和國旗桿太近,最終建設的地方是后面經請示總理才定下來的,離大城樓463米、正陽門440米處的南北中軸線上。
第二個,咱們國家傳統的重要建筑都是背北朝南的,但紀念碑的正面卻是朝北面向大城樓的。這也是考慮到大廣場建成后人民主要從北邊過來,由總理拍板改成朝北的。為此把里面重達60多噸的碑心石又轉了個方向。
第三個,就是碑心石了。邢主任說當時碑心石進京的時候他也去幫忙運輸過。這塊碑心石是專家們考察了全國各地以后選定了青島浮山產的花崗巖。
這塊碑心石必須要是長不能低于14.4米、寬不能低于2.72米、厚不能低于0.6米的一整塊大石料。
最終花了3個多月時間,才在浮山開采出了一塊長15.3米重達300多噸的合適石料。
經過加工之后瘦身到了94噸,又花了3個多月時間才從山里運到了北京,再次雕刻以后才是現在里面的那塊60多噸的碑心石。
第四個,就是碑文了。據說正面的碑文是領袖寫了兩版讓專家們來定,背后的150字碑文是總理寫了41遍以后才最終定稿。
聽到這宋遠也是咂舌,這好多細節在信息發達的上輩子他都不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