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句話把四號領導懟走了以后,劉大姐笑了一下繼續工作去了。
宋遠則是開了張介紹信直奔八大院中的專門教鋼鐵的那個學院去了。
50年代的北京鋼鐵學院,后世的北京科技大學。圖片來張網絡,侵權刪!
跑到鋼鐵學院,宋遠亮出介紹信和工作證說明了來意,教務處就叫來了一位姓趙的教授。
趙教授聽了宋遠的想法以后沉思了好一會說道:“宋主任,你說的土法煉鋼可以搞,但難度很大,最主要的是燃料問題。”
接著趙教授解釋道:“煉鋼需要高溫,要求1500度以上。你們沒有焦炭的話只用煤的話,只能煉生鐵了。”
宋遠點頭:“趙教授,生鐵也可以。能不能幫我們建一座能煉生鐵的小高爐?”
趙教授有些為難:“我日常還有教學,只能周末幫你們了!”
托這個年代的福,趙教授沒有一口拒絕。
宋遠連忙笑道:“周末就周末,只要您肯幫忙,什么時間都可以!”
于是趙教授答應這幾天先畫圖,到周末了宋遠來接他。
宋遠回去給劉大姐匯報,劉大姐也很高興,有專業的人來指導最好不過了。
到了這個周末,宋遠把趙教授接到了南鑼鼓巷的一個選好的空地里,建土法高爐所需要的耐火磚、火泥、鼓風機等等都提前準備好了。
在趙教授的指導下,宋遠帶著幾十號小伙子開始建高爐了。
趙教授被交道口這里群眾的熱情感染了,每天下班以后都先騎自行車過來指導一番才回家,即便是這樣,足足建了4天宋遠他們才建好了這座8立方米的高爐。
理論上來說,這座高爐可以年產3000噸的合格生鐵。
接下來要烘爐,宋遠安排人往里填了大量廢木頭點燃來烘干這座小高爐。按趙教授的說法,烘爐24小時以后,就可以煉鐵了。
時間到了9月1號,《群眾日報》發表《立即行動起來,完成把鋼產翻一番的偉大任務》的社論,市里這邊也開始動員起來了。
按照國家給市里下達的任務,全市要在58年原來任務的基礎上新增產量鋼10萬噸、鐵30萬噸。
市里也把任務分解到了各個區、縣。
區里的四號領導前兩天被劉大姐懟回去以后還專門找了一號領導告狀,認為交道口街道辦事處不服從區里的安排,擅自做主浪費資源。
一號領導不想得罪劉大姐,安慰了四號領導幾句。結果沒兩天這任務一下達,四號領導傻眼了。
由于上級要求所有地區一號首長親自掛帥負責大煉鋼鐵活動,區里一號首長不敢怠慢,領了任務以后就和各個街道聯系了一遍。
結果除了交道口提前準備了以外,其他的街道都沒有任何準備。
那些街道辦主任紛紛表示自己想學習交道口準備一番呢,結果被四號領導給狠狠訓了一頓,說交道口街道是瞎胡鬧、浪費國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