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推辭了兩次,見宋遠是真心想給,最后挺不好意思的接過來了:“宋同志,那就多謝你了。我等會把這些肉送到食堂,今天給學生們加個菜。”
宋遠肅然起敬,這時候的老師是真無私!
拿人的手短,李老師去找他的學生把做好的圖紙拿了過來,自己先校對了一遍確定沒問題了才交給宋遠。
遞過來的時候還不忘說道:“宋同志,我看你這方案挺適合一般地區用的,不過打井的問題你是怎么考慮的?”
宋遠想了想說道:“目前還沒想好,主要是動力上不好弄。”
李老師沉思了一會說道:“這樣吧,你這壓水井比一般的人力井方便多了。我申請個課題看能不能實驗一下!”
宋遠大喜,有學校出馬那就好辦多了。
隨后宋遠和李老師討論了一下打井怎么打,最后得出的結論是用小型柴油機來當動力、鉆頭加鉆桿的方式。
討論完了李老師看了看剛才畫的示意圖突然笑了起來:“這怎么和石油上的抽油機差不多!”
石油學院可就在李老師他們學院隔壁,也熟悉里面的老師。于是李老師大手一揮:“走,跟我到隔壁學院一趟。”
到了隔壁找到一位姓趙的老師,李老師把情況一說趙老師也感興趣了。
這時候的石油學院可不是后世那么壕無人性,反而是最窮的一個。
八大院建設的時候就一直流傳著一句順口溜:“窮石油、富鋼鐵,了不起的大礦業!”
這是因為建立學院的時候,鋼鐵、礦業在我國都有一定基礎,上級部委也大力支持。
比如說鋼鐵學院建設都是按照莫斯科鋼鐵學院為藍本,一水的蘇式建筑。
而礦業學院更是大手筆,學院里的中式建筑——民族樓更是由我國著名建筑學家梁大師親自設計的,是整個學院路最亮眼的一座建筑了。
礦業學院的民族樓。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可石油行業在我國才剛起步,石油學院哪來的支持?第一批學生的開學典禮都是在一半荒地、一半工地的情況下舉辦的,學生入校要先當建筑工人。
石油學院開學時的情況。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說了這么多的意思是現在石油行業也很窮,石油人們生活也都是在荒郊野外,這種水井對石油上也有很大用處。
于是趙老師找到學院領導把情況一說,學院領導更是知道這種簡易的飲水方式有多大意義。
一個電話打到農業機械化學院,又喊來了一位副院長。
一個小會開下來,兩個學院商量著干脆兩家一起做個課題行了。
石油學院做一套打井的設備、農業機械化學院做壓水井設備,一起再實地實驗一番。
宋遠在旁邊有些急了,捅了捅旁邊坐的李老師。
李老師看見宋遠有些著急的樣子,才發現確實不妥。發明者還在現場呢,怎么就被撇開了?
李老師就朗聲說道:“各位領導,我旁邊坐的這位是東城區交道口街道辦的宋遠同志,也正是他發明了這種簡易壓水井裝置。”
說完李老師把宋遠拿過來的最初版本的示意圖給領導們看了一遍。
兩個學院領導不知道內情,聞言有些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