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遠帶來的這三輛拖拉機可算是一戰成名了,后面每趟拉貨的時候都有不少人圍觀,一個個興致勃勃的幫著計數和稱重。
而這三輛拖拉機也不負眾望,雖然跑得慢但一趟拉的比一趟多,最巔峰的一次一車就拉來了18.3噸的大理石。
這表現征服了項目指揮部的上上下下所有人,指揮部負責交通運輸的陸組長干脆找到了宋遠:“宋廠長,咱們廠現在還有多少拖拉機?”
“實在抱歉啊,陸組長!”宋遠一攤手:“我們廠的生產線還在安裝調試,現在只能靠幾個高級工手工打造,兩三天才能生產出來一輛!最新生產出來的三輛就在門外面!”
陸組長一陣嘆息,接著又問道:“那能不能請貴廠的人教教我們的戰士,幫我們培訓一批拖拉機手?貴廠這次帶過來的8輛拖拉機就由我們買下了!”
一輛就按5000塊錢8輛也不過4萬塊,對于一個鐵道兵工程師來說也只是小錢而已。
這主意不錯,宋遠想了想就答應下來了:“陸組長您看這樣行不行?這幾輛您隨便用,用完了我們也生產出來新的了,我再用八輛新的把這舊的換回去!”
陸組長愣了一下,好奇的問道:“這是為什么啊?”
“這幾輛舊的這些天干了不少重活,我們帶回去可以拆開仔細檢查一遍磨損情況,以后再生產的時候就更有把握了!”宋遠知道陸組長不太懂這方面,就盡量說的簡單一些。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宋廠長你們能生產出來這么好的拖拉機呢!”陸組長恍然大悟,心里對宋遠和五金廠的好感噌噌的往上漲。
回去以后陸組長就找到自家師長,把今天和宋遠的談話情況說了一遍,滿懷期待的問道:“師長,咱們可以多買些這種拖拉機,我看宋廠長他們干事挺實在的!”
師長聽了對宋遠和五金廠印象也很好,爽快的答應道:“行,你多留意點他們廠,正式投產了咱們師也裝備一批!”
敲定了這事,宋遠就安排老王師傅帶人去教選出來的戰士們了,還特意叮囑道:“王師傅,別光教怎么開,連怎么維修都教會啊!”
戰士們學的很認真,再加上這拖拉機和汽車相比并不復雜,進步都很快。陸組長聽說宋遠他們連維修都教更是滿意了。
接下來又干了十幾天,宋遠也算見識到了這年頭的重點工程有多豪橫了。
五十年代的北京火車站已經有了自動扶梯你敢信?
那兩部自動扶梯還是宋遠帶著人去前門火車站拉回來的。
北京火車站大廳,左右兩邊各一部自動扶梯!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時間一長宋遠和火車站項目指揮部的領導們也都混熟了,聽他們講了不少關于項目上的事。
他們最常說的就是北京火車站項目的建設很受重視,不管是領袖還是先生都不止一次的到實地來視察,而火車站兩側的塔樓更是先生親自建議增加的,說這么長的建筑有兩個高一點的塔樓更好看。
兩側的塔樓,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至于北京站那三個字是領袖親自題的字。
還有一個趣事就是關于拆遷,從去年也就是58年12月起,大概拆遷了12公頃的地方3000多間房子,其中涉及了不少領導和著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