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到了20幾名的時候,才算輪到了宋遠,不過這也正常。
誰讓宋遠工齡太短呢?要是沒有職務加分,宋遠那不得排到倒數十名了。
看了一下還沒選走的房子,宋遠挑了個2號樓的4樓。沒辦法,除非宋遠想和胡建強當鄰居,否則二樓三樓都被選完了。
分房大會足足開了大半天,排名靠前分到房子的人都興高采烈的領了鑰匙去看房了,排名靠后的也沒多大怨氣。
畢竟已經結婚的可以申請一間帶衛生間的宿舍,20平米住兩口子也綽綽有余。就是做飯要在樓道里,但這也不比其它很多廠建的筒子樓差了。
而單身的也無所謂了,幾個人住在一起還熱鬧。
宋遠也知道這兩天大家都要忙活搬家的事,干脆直接宣布這三天每天只用三分之一的人上班,其他人都抓緊時間搬家,三天后再全員正式上班。
這話一說出口,底下職工們歡聲雷動,又讓他刷了一大波好感度。
這兩天宋遠也抽空去京城那幾個著名的信托商店,置辦了新家里的大部分東西,好在現在手下不缺人,辦公室里有的是姑娘小伙子幫忙,很快就布置的七七八八了。
而三個表弟表妹也都順利入職了,除了表妹陳萍秀因為紡織廠太遠選擇了住宿舍,兩個表弟都選擇住到95號院。
用陳平安的話就是表哥家里什么都不缺,就算兩個人住一個屋里也比單位上提供的集體宿舍要強,還不如先干著等轉正分房了再說。
難不成宋遠這個表哥還會趕他們走?
三天轉瞬即過,眼見著9月中旬了,五金廠總算開始正式運轉了。
四個車間都動了起來,從鑄造單缸發動機的缸體開始,試著批量生產拖拉機。
剛開始自然疏漏不少,但有一幫老師傅再加上調來的工人們都有技術等級也熟練,生產線磕磕絆絆的開始運轉起來了。
這些天宋遠、李副廠長、齊副廠長幾個人都輪流守在車間,宋遠雖然不太懂車間的生產但對后世的工廠管理制度特別是安全管理制度還是略作一二,回想了很久也照貓畫虎的弄出了一二十條來。
喊過李副廠長、齊副廠長和穆主席,宋遠把自己寫的五金廠生產管理制度遞給了他們三個:“我這些天在車間,發現咱們這管理上還有不少問題,就弄了個管理制度,請三位看看!”
三個人也不驚訝,這正是廠長的權利,就接過來認真看了起來。
前面的幾條都還好,像上班必須要穿工作服、不允許喝酒后上工、車間內不允許抽煙和大小便等等三個領導都能理解。
這幾條要比以前要嚴格一些,但還可以接受。
這時候一直到80年代,工廠的管理并沒有做到現代化,管理不嚴的廠子工人在車間內干什么的都有。
84年青島電冰箱廠新廠長上任后制定了13條規定,讓后世的人們看了都目瞪口呆,可那就是當時的普遍現象了。
這就是當時的十三條規定,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