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宋遠說還有辦法,趙銘一下子抬起頭,眼中都有了神采:“廠長,什么辦法?”
宋遠的辦法說起來也簡單,就是想辦法把發動機、變速箱的技術和生產線先弄回來,再努力搞個底盤技術。
我不生產車先搞三大件,三大件我都搞成了再悄悄嘗試搞出來個爆款,和北京汽車廠正面競爭。
至少在66年北京汽車廠搞出來北京吉普212之前,這條路都還能走得通。
聽宋遠說完自己的想法,趙銘也重新燃起了希望,主動說道:“廠長,那咱們現在怎么干?我聽你的!”
“等!等這個叫約翰遜的洋鬼子回來!”
“啊?為什么?”趙銘奇道。
“目前就他這有希望以貨易貨,用咱們的拉桿箱換回來技術!”宋遠解釋道。
“現在咱們國家缺外匯你也知道,上面不可能批準咱們廠花大筆外匯進口,但如果是拿東西換那還有些可能!”
趙銘信服的點點頭,作為京官他也聽過不少消息,特別是咱們國家和蘇聯關系不好了以后,國家對外匯的管制更嚴了。
就連先生動用外匯都有不少限制,更別說宋遠他們這個不在國家重點企業名錄上的小廠子了。
下午的展廳里對宋遠來說是波瀾不驚,對趙銘來說那就是驚喜不斷了。一會就有一個客商來簽訂合同,從幾萬美元到幾十萬美元的都有,讓趙銘一直處于亢奮的狀態。
到了晚上結束的時候,他又拿起紙筆對著厚厚一摞合同開始算了起來,算完后嘴角都要咧到耳朵那了:“廠長,585.6萬美元!咱們這一天就干了585.6萬美元!”
旁邊的王廠長也是喜笑顏開,他今天也簽了200多萬美元的合同,很多人都看上了辦公桌和兒童床。
宋遠淡定的點點頭,笑道:“王廠長、老趙,今天來那幾個沒定下來的合同,等會開會的時候就不要說了!”
兩個人微微一怔,以為宋遠是穩妥起見不把沒定下來的事說出去,心中都夸宋遠穩重,紛紛答應下來。
閉館以后,沈局長就組織大家開會了,到會場坐下以后沒幾分鐘輕工業部的趙大領導和沈局長就進來了,看到宋遠后都笑瞇瞇的打了個招呼,看上去心情不錯。
沈局長主持會議,簡單說了兩句就讓京城代表團的每家參展廠子匯報今天的成績并一一點評。
各家廠商開始匯報,宋遠也在那聽著,普遍成績都比春季廣交會那次要增長一些,少的增長百分之一二十,多的翻倍都有。
一圈點名下來,倒數第二個讓王廠長來匯報,他激動的站起來大聲報告道:“各位領導,我們木器廠今日簽約合同253萬美元,比上一屆同期增長了23000%。”
頓時其他廠子的人開始轟動起來,往年木器廠參加一次廣交會能搞個幾萬美元就不錯了,這次沒想到一天就簽了200多萬。
沈局長滿意的點點頭:“不錯,再接再厲!你們廠這次也是我們創匯的主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