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激動不已的宋遠和趙銘,趙大領導接通了北京的電話,言簡意賅的向先生匯報了情況。
先生聽完問道:“這個叫約翰遜的美國商人靠譜嗎?會不會是騙子?”
趙大領導深吸一口氣說道:“我們分析了一下,認為生產后再運輸這期間需要三個月,可以要求對方在這之前先提供技術資料和一部分實物樣品。”
“等后期我們可以把貨物送到港島華潤,等收到了對方提供的生產線了再發貨!這樣下來我們的風險很小!”
先生想了想覺得有道理,對方先交貨我們滿意了再發貨,這樣受騙的可能性就很小了。于是繼續問道:“這款車的技術怎么樣?”
“49年才推出的新款,雖然不是當時技術最先進的,但也是中等以上。而且以安全可靠著稱!”
既然是騙子的可能性很小,技術水平也不錯,再加上這個合同我們付出的成本也就幾十萬人民幣,先生很快就下定了決心:“我批準了,老趙你代表我去做個背書,務必把這事辦好!”
從建國到現在,我國一直缺乏車輛。進口最多的東西除了軍火就是卡車了,至于小汽車只能讓大家先忍一忍了。如今有機會以不值一提的代價拿到手一套車輛的核心技術,先生自然也是高興的。
至于箱包、家具,對于自然災害中的國家來說都不是必需品,更不能提高生產力,給出去再多也沒人心疼。
趙大領導也是大喜,辦成這件事功勞不小但對他來說也就那樣了,但一次次在上面露臉意義就不同了。
想想宋遠那期待的眼神,趙大領導又小心翼翼的問道:“那換回來的技術和生產線呢?是給宋遠同志還是?”
這時候先生上次去視察時東風廠給他留下的好印象就發揮作用了,想想那整潔的廠房、井然有序的生產,先生覺得給宋遠更讓人放心一些,于是就笑道:“那就給他們吧。這次他們立了大功,總要有獎勵!再說了,聽說宋遠同志這次收獲很大?”
那是當然了,之前趙大領導和市里都答應過分成,而這次不管老式還是新式拉桿箱都賣的很好,這筆分成肯定是個不小的數字。
這樣剛好可以讓宋遠他們把這筆錢用來配套在發動機和變速箱的生產上,真要換個廠子一是還要國家投錢來配套、二是會嚴重挫傷宋遠的工作積極性。
掛了電話以后趙大領導微笑著搖搖頭。可惜宋遠志在重工業,要不真想把他調過來到自己手下干活。至于待遇,只要宋遠肯來,廳級趙大領導都愿意給。
全國又有幾個廳級領導能搞來這么多外匯呢?特別是在這個舉國艱難的時刻,這些外匯就更重要了!
回到辦公室見到有些坐立不安的宋遠和趙銘,趙大領導干脆的說道:“經電話請示,上面批準了這個交易并決定由你們東風廠接收技術資料和生產線!”
“好!”宋遠重重的一拍手,這下東風廠的根基,穩了!
而旁邊的趙銘雖然年齡幾乎是宋遠的兩倍,但表現還不如宋遠,直接跳了起來!
趙大領導含笑看著激動的兩個人,等了一會才說道:“不過先生也說了,配套建設的錢就不給你們了!”
“應該的、應該的!感謝領導!”宋遠強壓著激動的心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