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浮出水面的是一幫子廳級的小家伙們,可這背后是不是還有級別更高的人在參與、在組織?搞這樣的小團體,目的又是什么?
如今東風廠的事已經不重要了,搞清楚這個小團體的由來、目的、誰組織的才最重要。市里大領導帶著材料又直接去到更上級那里匯報了,也不出所料的獲得了徹查的批準。
很快,李副廠長他們就看到市里派來的第二個調查組直接把胡建強、王德峰兩個人帶走,整個調查組也沒留下任何話就走的干干凈凈。
王德峰被帶走時還一直喊冤,可誰讓你在會上支持胡建強呢?既然有可能是胡建強的黨羽,那就要查個清楚了!
這下讓東風廠的人都搞不懂了,怎么來了兩個調查組調查完就走,好歹也得給個結論吧!不過看到胡建強、王德峰這兩個人都被帶走,大家自然明白輸的一方肯定不是宋廠長這邊。
沒辦法的李副廠長只好臨時主持廠里工作,好在以前就干過也不陌生,而且宋遠他們也快回來了。
再說上面也很重視這次的事件,眼皮底下還有人敢搞小動作?
認真起來后上面能動用的力量是一般人根本想不到的,數百人一起動手,沒兩天就把這事查的清清楚楚。
匯總結果后上面也松了一口氣,沒牽扯到大佬身上,比預想的要好很多。
這個小團體牽頭的人正是汽車制造廠的周廠長。他是為了加強京城汽車城的力量而從東北那邊調過來的。
來到京城后沒了熟悉的人脈,這讓周廠長很不適應,開始利用工作上的機會和手里的權力拉攏一批人,美其名曰為互幫互助。
能被他拉攏的也都是各廠、局委里的副職,還是那種沒什么大背景不太重要崗位上的。
一直到去年他利用汽車廠人事調整的機會和組織部接觸比較多,開始嘗試拉攏負責企事業單位、高校的三處處長。
三處處長是個老革命不吃他那一套,卻意外的和干部監督處的王處長打好了關系。
王處長本身在干部監督處干的也比較郁悶,誰都知道只有三大處才是部里的核心部門,歷年來部里提拔人都是從三大處開始的。
可論資歷、論年齡還是論背景,王處長都要弱了三大處處長一頭,只好委委屈屈的當著干部監督處的處長。一般外人哪知道部里還有個干部監督處?這讓自認為工作能力不差的王處長心里很不平衡。
于是在王處長和周廠長熟絡以后,聽了他那套互幫互助的歪理后王處長敏銳的認識到了這也是個機會。
依靠著部里這個大平臺,王處長只要有心就可以得到不少消息,也能推一些級別低的干部人進步。畢竟部里一位實權處長和區縣的領導打個招呼給某人提個副處,那一般區縣都會賣這個面子。
一來二去的王處長反客為主,成為了這個小團體的核心人物,周廠長則自覺的退到了老二的位置。
這么一年多下來,他們這個小團體已經有了二十多人,平常工作上互相支持,資源共享之下每個人的日子也都好過不少,直到這次貪心宋遠弄回來的技術和生產線,算是撞上了鐵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