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市里大領導說要開個關于兩廠合并的協調會,宋遠笑道:“領導,感謝您對東風廠的大力支持!”
見宋遠耍滑頭直接把兩廠合并理解成對東風廠的支持,市里大領導笑了笑也沒計較:“這兩年你和東風廠都干得不錯,市里當然要支持!”
“不過合并了以后你們就變成了有兩三千人的大廠了,你是怎么計劃的?”
宋遠開始嚴肅起來了,這就相當于大考啊,滿意了那是東風廠兼并農機廠,不滿意的話誰兼并誰還不好說呢!
沉默了幾秒鐘理清思路,宋遠說道:“領導,我認為東風廠在市里的正確領導下,以后應該堅定的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
“產學研?”市里大領導起了興趣。
產學研在后世是個爛大街的名詞,
80年代末我國才開始合作教育,91年上海率先成立了產學研教育協會,而一直到了97年教育部才在全國28所高校開展產學研教育試點工作。
而到了06年產學研正式上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六部委聯合成立了“推進產學研協調工作指導小組”,通過一系列手段推動我國科技發展和工業升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宋遠就開始解釋起來:“領導,就是產業、學校、科研機構深度合作的意思。我看報紙上咱們國家和北邊目前關系不是很好,以后能獲得的技術支持很可能越來越少。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是要有自力更生的打算!”
這話說到市里大領導的心坎里了。他的地位擺在那里,對時事的了解遠比宋遠更清楚,而從延安圣地一路走過來對自力更生也有著深刻的理解。
忍不住點點頭,大領導示意宋遠繼續講下去。
上輩子宋遠在體制內干活時負責過產學研這方面的工作,多少了解一點,就結合東風廠的實際講了起來。
宋遠打算以這次弄來的汽車發動機、變速箱生產線為核心,通過投資研發、分潤利潤等方式聯合華清大學汽車系、農業機械化學院、鋼鐵學院等大學聯合搞一個汽車產業聯盟。
組建產業聯盟以后,共同攻克現代化汽車生產技術的各種難點,生產出國內領先的貨車、轎車,把咱們國家的汽車工業搞起來。
這一番話聽得市里大領導都有些小激動,汽車行業可是一個工業國家的核心行業啊!要不為什么后世那么多互聯網企業都扎堆去造車了?影響力和產值在那擺著呢!
默默思索了一陣,市里大領導發現這條路不是沒可能,北京市的科研力量在全國首屈一指,如果宋遠真舍得掏錢的話,說不定還真能搞出點名堂。
隨后市里大領導就笑了起來:“小宋啊,要按你說的,那是不是后天還要把北京汽車廠也叫來,干脆一塊合并算了?”
見自己的小心思被識破,宋遠不好意思的笑道:“領導,一口吃不成胖子。我想先把汽車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這三大件搞明白,再說造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