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一大早,京城里只要是和汽車有關的單位都開始朝著東風廠匯聚了。一機部的張副部長帶著下屬研究所的七八名專家第一個到達東風廠;華清大學汽車系宋教授、陳教授和黃教授帶了二十多名學生也早早的就來到了東直門。
這讓第三個來的北京汽車制造廠劉威廠長恨得牙癢癢,這三位教授和學生們之前可都是在他們廠幫忙研究“北京”牌,11月份接到一機部的指令后又在仿制蘇聯的“伏爾加”轎車,也就是后面的“東方紅”轎車。
如今一聽有新技術,這些教授和學生們又都扔下仿制工作跑到東風廠,真是不當人子!
宋遠和東風廠的一眾領導忙得不可開交,把人一一迎進了會議室乃至大禮堂坐下。外面天寒地凍的,別把人凍壞了。
回來這么多天,宋遠自然知道了自己千辛萬苦弄來的生產線和技術,差點就被汽車制造廠給搞走,雖然胡建強他們都已經得到了處罰,但見了汽車制造廠新上任的劉威廠長也沒個好臉。
劉威之前和周廠長關系很不錯,看見宋遠同樣拉著臉招呼都沒打一個。要不是張副部長喊他,他才不來呢。
不就是汽車發動機和變速箱嗎?之前仿制北京牌汽車的時候他們也照葫蘆畫瓢的搞過。
張副部長看到劉威和宋遠話都不說一句,有些頭疼的說道:“老劉、小宋,你們兩個一個是搞汽車的、一個是搞發動機的,后面還要合作。怎么話都不說一句啊!”
劉威看都不看宋遠說道:“張部長,我們廠之前生產的北京牌轎車,用的可是自己制造的v8發動機。這直列六缸的發動機,一時半會可能用不上!”
在劉威看來,宋遠和東風廠的野心很明顯,也是沖著搞汽車去的。要不換什么不行,非要換汽車三大件的技術?
作為第二家汽車制造廠,國家對北京廠的扶持力度非常大。可要是東風廠也搞汽車了,必然要分走一部分的資源。
這讓劉威怎么能忍得住?打壓東風廠就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而宋遠心中也冷笑一聲,北京牌轎車不就是仿的別克嗎?東方紅轎車不就是仿的伏爾加嗎?你慢慢搞你的轎車去,以后有你哭的時候。
為什么這么說?這年頭道路不好,轎車的適應力較差,也沒多少人能買得起。再加上再等幾年起風的時候,上面發話說“不要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所有轎車項目全部被一刀砍了。
當時北京汽車制造廠花費無數心血弄出來的北京牌高級轎車和“東方紅”牌中級轎車,全部都沒幸免,從此消失。
花費了偌大的代價,兩種車也都不過生產了100多輛,要不是有國家支持,北京汽車廠的褲子都能賠出去。
要不是和蘇聯交惡以后斷了嘎斯69的來源,軍方迫切需要一種新的戰術指揮車,使得北京吉普212應運而生,為汽車廠續命并迎來了大發展,66年汽車廠就得扛不住了。
如今一機部還沒下達研發戰術指揮車的命令,只要自己搶先搞出來更好的戰術指揮車,到時候就有的是樂子可看了!
至于競爭,宋遠表示盡管放馬過來,自己熟知后世各種越野車型,根本就不帶虛的。
要知道北京汽車廠搞出來的212車型是65年才定型,一直到63年的時候他們還在仿制兩門版的威利斯,最后被軍方否了以后才又掉頭研發四門版的212。
這還有四五年時間,宋遠要是還搞不出一款更好的車,干脆自己抹脖子算了,免得給穿越者丟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