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令到了工業局,柳書記看完就炸了。他又不傻,自然知道東風廠從一個幾十人的街道辦小廠到現在年產值數千萬元、前途無量的大廠主要是靠誰!
靠胡強還是靠錢穆?如果他們兩個管用的話,農機廠也不會淪落到半死不活被合并的份上。
靠李副廠長?他要是有能力的話當年的五金廠也不會一直幾十號人,直到宋遠上任。
如今外貿部一紙調令就想把宋遠調走,我的東風廠怎么辦?
眼看著勇士、猛士和陸地巡洋艦三款車型都測試成績不錯,回頭正式上市了以后,東風廠必然是年產上萬輛汽車、產值上億的大廠,這個節骨眼你要把宋遠調走?
但部委的調令工業局不太好硬頂,級別它不對等。但工業局背后也有市里撐腰呢,柳書記拿著調令就直奔市里。
到了市里,柳書記先找分管工業的那位副市長。副市長聽了匯報又看完調令后沉默了一會,卻說出了讓柳書記大吃一驚的話:“老柳,既然外貿部為了給國家創匯要調動宋遠同志過去,那我們也要支持嘛!”
“可是,宋遠同志調走了,東風廠怎么辦?”柳書記急了。
這位副市長臉一拉:“老柳,你的思想覺悟呢?東風廠這兩年發展的不錯,這是集體的功勞,不是某一個同志的功勞!個人英雄主義要不得啊!”
“再說了,為國家創匯也是大事,想必宋遠同志也會理解的。你現在應該做的是選好接任的人選報到市里審批,而不是和我說離不了宋遠同志。”
“怎么,沒了他東風廠就發展不了?其他人都是光吃飯不干活的?”
這副市長本身就是汽車制造廠劉威的背后大佬,上次市里開協調會的時候他就偏向劉威那邊。如今見宋遠被調走他只會拍手稱快,怎么可能按柳書記的意思留下宋遠呢?
這些話都是政治正確的話,說的人又是頂頭上司,柳書記被說的啞口無言悻悻而歸,心里突然理解宋遠為什么要調走了。
回到辦公室,柳書記盯著調令看了半天,嘆了口氣簽字,通知人事上辦理相關手續,心中卻是感覺到濃濃的無奈,強打起精神準備選擇接替宋遠的人來。
再說宋遠在廣交會上待了兩周,每天多少都能簽下一兩百萬美元的合同,十幾天下來不知不覺又簽訂了三千多萬美元,在參加廣交會的各家廠商中獨占鰲頭,也讓輕工業局的沈局長天天見人就笑呵呵的。
就是不知道當他得知這是宋遠最后一次以東風廠的名義參加廣交會的時候,會不會哭出聲來!
等著第12屆廣交會結束,大家心情都很好。這次廣交會總成交額達到1.7億美元,是舉辦以來的最好成績。而歷史上這一屆廣交會的成交額是1.45億美元,同樣也是最好成績。
創匯第一名自然又被東風廠拿下,讓各省、自治區的領導都大罵自家的手下不爭氣,連一個主業是重工業的東風廠都比不過。
而底下的干部也很委屈,東風廠是重工業廠不假,可那個宋遠是個變態啊,天知道他的腦子是怎么長的,能每次都拿出來一些新玩意,偏偏這些新玩意還很受洋鬼子們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