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張遠山對英國的汽車感興趣,宋遠就介紹起來。
話說英國的汽車行業那真是底蘊深厚,1857年就有了沃克斯豪爾、1877年羅孚成立、1904年誕生勞斯萊斯、1919年誕生賓利、1922年誕生名爵、1922年誕生捷豹、1945年誕生路虎、1947年誕生路特斯、1959年誕生mini,可謂是星光璀璨。
為什么到了后世這么多品牌一個都沒保留住?那就和英國那種傳統的貴族文化有很大關系了。
雄踞世界第一數百年讓英國有著深厚的底蘊和獨特的貴族氣質,創造出來了勞斯萊斯、賓利這種直到21世紀都仍然是巔峰的超豪華汽車,但成也貴族敗也貴族,最終英國的汽車業毀在了這方面。
本來二戰對英國的影響并不大,戰后的英國汽車行業發展十分迅速,1955年的時候就已經年產120萬輛,遠遠超過幾乎被打成白地的德國和法國,僅次于美國。
至于小日子這時候還啥也不是呢。
但美國全面推廣流水線生產后年產量高達800萬輛,而英國還抱著貴族之道堅持不放,繼續玩手工打造、高端用料,生產出來的汽車再好也架不住它的高價,被美國車打的節節敗退。
宋遠到英國轉了一圈稍微打聽一下情況,再結合后世的記憶就知道英國的汽車已經是日暮西山快要完蛋了。
事實上英國也意識到了這一點,62年的時候政府牽頭讓mg、路虎、捷豹、羅孚等35個汽車品牌聯合組建了汽車聯盟——英國利蘭公司,旗下涵蓋了轎車、跑車、卡車、公交車、特種車輛等方方面面,意圖打造出來一個汽車巨頭和美國的通用、福特他們競爭。
把這些公司強行捏合在一起的后果顯而易見,利蘭公司從成立起就內斗不斷誰也不服誰,日子那是一天比一天的糟糕。
所以宋遠說如今已經是英國汽車行業最后的輝煌了。
英國的汽車行業死不死無所謂,但宋遠可是很眼饞他們的雄厚底蘊的。現在在英國布下棋子,等兩年就有大把的遺產可以挑揀劃拉到自己的小口袋里,那場面想起來宋遠就美滋滋。
聽明白了宋遠的想法,張遠山和趙向榮都心動起來。英國佬不在乎的不代表咱們新中國看不上,真要劃拉回來一些汽車的技術、設備,國內能樂瘋了!
于是張遠山就對趙向榮說道:“趙總,我認為宋遠同志的這個提議非常好,很有價值!”
趙向榮同樣心潮澎湃:“沒錯,咱們提前布局也花不了幾個錢,隨便弄點技術那就穩賺不賠!我同意宋遠同志的想法!”
聽見兩位領導都開始用“同志”這樣的正式稱呼,宋遠知道妥了!
果然沒過兩天,丁固就把宋遠又叫了過去:“小宋,你的提議上面經過商議后同意了。人選上面也準備好了,一位美國人、一位英國人!等一會我帶你去見他們。”
宋遠雖然覺得上面提供的人選應該問題不大,但還是有些不放心問道:“丁總,這兩個人可靠嗎?”
丁固笑了笑說道:“你放心吧!這兩位也是信仰共產主義的,可以稱為同志!”
隨后丁固往四周看了一圈,低聲說道:“那位英國人曾經參加過聯合國聯軍,在朝鮮被我國俘虜后被我們的官兵平等所吸引,認真學習了領袖的文章后轉變過來的!”
宋遠這才想起來現在和后世不一樣,這時候全世界都有不少真正信奉共產主義的國際戰士,大名鼎鼎的“劍橋五杰”都是出身貴族,可哪個不是為了信仰而和蘇聯合作?這下可以放心了!
宋遠回辦公室準備了一番,丁固就帶著他出門。開著車在中環一陣亂轉以后,又在灣仔兜了幾圈確定沒有跟蹤的車了,最后才來到了九龍的一個不起眼的三層小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