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哪敢啊!霍先生說港島大一點的企業家都叮囑過家里,別跟咱們起沖突。他們都知道咱們背靠祖國不缺生產能力,只是不想把事情做絕而已。整個港島就沒一家能受得了這樣低價搶市場!”
“行,咱不欺負人但也不能讓人欺負!”宋遠滿意的點點頭。
接著該說正事了,宋遠正色說道:“這一趟跑美國,我的收獲很大。下面我說幾個事,小劉你記一下!”
劉棠溪條件反射般拿起本子準備開始記錄,黃家營也同樣不敢怠慢拿起了筆。
“第一,咱們千樹貿易的結構需要調整一下。如今這礦泉水、玩具跨度太大了!我決定在咱們公司內部先設立三個事業部,分別是飲料食品事業部、玩具事業部和房地產事業部!”
黃家營在本子上寫完后贊同的說道:“宋經理你說的對!現在公司規模大了確實有些不合理,分開更好一些!”
“第二,房地產事業部要盡快組建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在這附近拍下一塊土地,建咱們的總部大樓和宿舍樓!”
黃家營也是連連點頭,隨著千樹的人越來越多,華潤這個老辦公樓都快擠不下了。
“第三,我這次在美國,看到他們的科技發展很快,通過美泰、孩之寶他們也打探到了一些內幕消息。接下來我們要組建實驗室,搞出來真正的好東西!”
玩具也好、礦泉水也好只是掙錢的手段,宋遠的目標可不僅僅是掙些錢就滿足了。重活一回自己腦子里有不少后世的常識,對現在來說那可是未來的正確發展方向,只要砸錢研究肯定能搞出名堂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后世的鋰電池應該是無人不曉吧,手機、汽車等等都廣泛應用。而市場上的主流一般就是磷酸鐵鋰和三元鋰,常年跑車的宋遠自然也聽說過。
而歷史上70年代才有人提出鋰電池的構想,1985年吉野彰開發出以碳材料為負極、鈷酸鋰為正極的鋰離子電池,解決了安全問題實現了商業化。
1996年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約翰·古迪納夫教授首次提出使用磷酸鐵鋰作為電池的正極并申請了專利,咱們國家的比亞迪又將這種電池發揚光大。
磷酸鐵鋰比鈷酸鋰電池成本低、安全性好、壽命長,問世后很快就淘汰了鈷酸鋰電池。即便是后面又出現了性能更強的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憑借著較低的成本也和它殺得難解難分!
從70年代到90年代末這20多年里,全球無數家科研機構、企業砸了上千億美元研發才確定了磷酸鐵鋰電池為最適合普及的鋰電池,期間走了無數彎路、浪費了無數資金。
可宋遠僅憑借著腦中的記憶就毫不費力的確定了必然成功的方向,那還怕搞不成嗎?
黃家營雖然不懂科技,但宋遠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讓他也是徹底信服,點頭的同時問道:“宋經理,你說的實驗室要搞多大?研究什么?”
宋遠哈哈一笑,滿懷豪情的說道:“咱們現在又不缺錢,要搞就搞大一點!”
“我的計劃里咱們一次要搞起6個實驗室,分別是新能源實驗室、材料實驗室、生物與藥品實驗室、光學精密實驗室、電子實驗室和機械實驗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