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談妥,也不用擔心說話不算話,這種場合大家開口的事那是不好反悔的。
對于宋遠來說本杰明他們反悔了也沒事,大不了后面再給他們搗亂就行。
出了會客廳雙方心里都挺高興,本杰明他們覺得花點小錢未來三年可以排除一個強勁的對手很值得。畢竟千樹背靠中國很多手段不方便用出來,而有中國銀行港島分行的支持,千樹肯定也不差錢。
宋遠也是笑瞇瞇的心情極好。和本杰明他們聊天的時候宋遠回想了一下,到了65年港島房地產市場會有一次大崩盤!
從1960年開始港島經歷了一次房地產市場爆發周期,主要原因就是港島工業大發展后人們有錢,再加上東南亞、國內資金涌入,推動了房價的快速上漲。
特別是1962年港島頒布了《建筑條例》規定了容積率后,由于設定了3年過渡期,大量房地產公司搶在66年正式實行前拿地蓋樓,一時間供應遠大于需求。
而到了65年,港島爆發了銀行危機,有十幾家銀行倒閉,自然房地產行業缺少了資金來源。再加上當時因為政治原因,整個港島傳言內地以后不會向港島低價供應各種物資,許多人紛紛賣房移民。
從六五年港島房地產一路暴跌,觀塘工業區的地皮從64年巔峰時期的120元每呎跌到了65年底的40元每呎,銅鑼灣的高級住宅每層從每層10-20萬跌到了6-12萬。
這輪房地產下跌一路跌到67年底,基本上跌到了63年、64年巔峰時期的兩折!最顯著的證明就是港督府每年出讓土地收入,62年能高達2.34億,63年也有2億出頭,可到了64年就只有1.43億。
而正式開始暴跌的65年賣地收入僅有7586萬港幣,下跌了47%;到了66年又再下跌33%,僅剩了5062萬;而最慘的67年全年,港督府的賣地收入僅有4379萬元,只是62年的18.7%。
香港賣地收入。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而后世李超人他們港島四大家族的起飛就是從這次房地產暴跌開始,都投入了大量資金抄底,在70年代才開始騰飛的。
正是因為回想起這些記憶,宋遠才開口答應三年之內不參加地政署的拍賣來買地,到時候光是抄底都來不及,何必花錢和置地他們競爭呢。
反而有了這一個億港幣,到時候完全可以拿來抄底買房買地,到了70年代、80年代輕輕松松的可以變成十幾億港幣,如果持有到21世紀的話,那變成上百億港幣都有可能。
比如說現在港島的住宅,位置不錯的地方每平米大概是500塊港幣,工人每個月大概300塊的工資。而到了70年代再次經歷房地產暴漲后每平米就是5000塊,工人們大概是2000塊的工資。
60年代賣房廣告,大概是一平米500塊。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而到了2020年,太古集團開發的太古城每平米已經高達20萬港幣了。2021年太古城的一位業主出售了他的760呎三室房子,賣了1468萬港幣。而這套房子是他79年買入的,當時花了20.5萬港幣!
40年時間升值了70多倍,這就是港島為什么連續10幾年被評為全球房價最難負擔的城市了。
回到拍賣場坐下,李超人他們看到之前還劍拔弩張氣氛緊張的幾個人回來時都笑容滿面相當友好,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