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0萬美元到1000萬英鎊,這是個了不起的成績。如今按各國之間的協議,一英鎊兌換2.8美元。
不過這幾年英國算是日暮西山一年不如一年,在美國和蘇聯的壓迫下殖民地不斷獨立,二戰又打空了幾百年的積蓄,如今已經是貿易逆差國,國庫空的能跑耗子了。
58年英美兩國簽訂的共同防御計劃,英國連核武器都放棄自己生產改為由美國提供,并把自己生產出來的核原料提供給美國。
這種情況下今年也就是64年10月英國工黨上臺以后為了扭轉財政惡化的情況又推出了一系列封閉措施,比如加關稅減少進口等,又引發了投資者大肆拋售英鎊。
宋遠對此記得不太清,但后世英鎊已經混到和美元快1:1他還是知道的。
說起來也慘,伊麗莎白女王出生的1926年英鎊和美元是1:4.85,等她去世的2022年已經變成1:1.15了。
所以宋遠又問道:“你關注最近英鎊的匯率了嗎?”
“聽說了,似乎不太妙!”威爾遜老實的回答道。
“你也知道,英國目前有太多的問題。我判斷英鎊匯率以后會不斷下跌,建議你盡量把英鎊換成美元減少損失!”
威爾遜閉目想了幾秒鐘覺得有道理,便點頭:“好的,我會盡快辦!”
宋遠繼續說道:“威爾遜,英國的汽車行業已經在走下坡路。事實上英國政府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將幾十家公司聯合起來組建利蘭公司!但即便如此英國汽車行業的衰退也不可避免!”
威爾遜贊同的點點頭,他在英國又是從事汽車行業自然心里有數。
“這兩年必定會有一些汽車廠家破產或者甩賣設備,我們都可以承接下來。實在不行就放到港島生產,那里的人工比英國便宜5倍!”
“太棒了,我早就想這么干了!不管是工黨還是保守黨,他們都是一群白癡!”威爾遜一陣大罵。
再怎么心向中國,他也畢竟是英國人。看到國家一天天向下墜落,他心里也不好受。
如果能搶救一部分產能和技術放到港島,也算是給英國汽車行業留一個種子,他很樂意這么干!
“未來的汽車發展方向一定是自動化流水線、一定是低油耗、一定是皮實耐用不容易壞!你可以往這個方向發展!”宋遠又泄露了一些天機。
“低油耗?”威爾遜覺得其它兩點都能理解,但油耗這塊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國度—美國造的汽車都是大馬力、高油耗。
宋遠便解釋起來:“威爾遜,如今的原油三四美元一桶,但這個價格不可能永遠持續!你設想一下,如果原油的價格翻了十倍變成三四十美元一桶,美國那些車還能有市場嗎?”
“這不可能,別說三四十美元了,就算十美元一桶很多人都接受不了”。威爾遜簡單一想就覺得有些恐怖。
他哪知道不用十年,73年的石油危機讓每桶石油的價格在三個月內從3美元漲到了21美元。受此影響本田在美國的銷量從年銷售1300輛一下暴增到10萬輛。
宋遠這提前布局,也是準備到時候要分上一塊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