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專利在各國都是一個漫長的時間,主要就在于各國都有的專利審查周期,通常需要兩年左右,最長的可達五六年。
即便是千樹這邊多掏錢走快速通道,也要一年左右。
宋遠并不著急,國內現在亂的一匹,現在報上去也沒什么意義,只是交待法務部的人到68年4月份再前往日本申請專利。法務部的人雖然不太明白為什么是這個時間段,但也照辦。
在此期間宋遠不緊不慢的收購港島的大量物業和地皮,這價格與64年相比幾乎都是白菜價。期間港督府賣地沒人買還專程請宋遠幫忙托市!
歷史上67年的時候港督府賣地,僅有霍先生一家報名。結果港督府很不待見霍先生,又借故把這次賣地取消了。從此以后霍先生就絕了搞房地產的心思,專心搞建筑去了,也干的紅紅火火。
如今的港督府知道宋遠和英國國內大人物的關系很好,德文郡公爵通過殖民地部專程給港督府打過招呼,所以干脆讓宋遠把那塊地拿了!
拿地的時候千樹也碰到過幾次李超人他們幾個也在逆市拿地,但他們幾個也算乖巧,發現千樹出手以后都自覺地退避三舍,不敢得罪千樹。
如今的港島都傳遍了,寧可得罪華潤也別得罪千樹,宋遠宋先生年紀小心眼也小,得罪過他的沒一個有好下場。之前的雨傘大王胡家、這兩年的文壇新秀倪匡都是得罪了宋遠,現在一個比一個慘!
不僅僅是拿地,宋遠還大肆收購股票。
雖然遠東交易所還沒成立,但港島交易所1914年就成立,只不過這時候的股票只有幾十只,都是類似于怡和這樣的大公司。
從65年到現在,股價也是一路暴跌。怡和控股的股票61年在港島交易所上市,當時的開市價31.25一股,如今已經跌到了12塊錢一股。
如今千樹賬上多的就是現金,宋遠自然是大肆收購這些公司的股份。幾乎每家的股份都收購到了5%以后,這些英資財團也扛不住,要和宋遠正式談判。
如今英資財團的力量還很強,宋遠答應了不再繼續收購股份,但也刮下來了不少好處。千樹旗下又多了不少的地皮和物業,就連寸土寸金的中環也被搞來了一棟大樓。
怡和倒是不想放手,他們在中環也就十幾棟大樓。但面對宋遠的鈔能力威脅也只好敗退,低價給千樹轉讓了一棟。
到了68年4月,在日本東京的索尼正處于風雨飄搖之中。
1946年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創立了東京電信工程公司,并于58年改名索尼,推出了日本第一臺磁帶錄音機和第一臺晶體管收音機。
隨后索尼又進入了黑白電視機領域,逐漸發展壯大起來,1960年索尼的銷售額就達到了差不多4億美元。
但隨著松下、三洋等公司也進入電視機領域,索尼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逐漸增大,再加上公司品控一般逐漸開始敗下陣來。
為了減少競爭,索尼放棄了晶體管業務,向自研技術和高端產品領域轉型,為此向銀行貸款了數億美元維持公司運作。
如今公司投入巨資的新一代彩色電視機終于研發成功,這讓索尼上下欣喜欲狂,認為公司的轉折點終于到了。
作為出口為主的公司,索尼自然對專利也很重視。等新一代的電視研發成功后,盛田昭夫就責令公司的人趕快去申請國際專利。
工作人員帶著相關申請資料急匆匆的跑到日本專利局,這是經濟產業省下屬的政府機構,專門負責國內和國際專利的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