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有人問這超級計算機還能不能再搞到手,軍方首長笑罵道:“你們這才是想得美,這一臺設備別看不起眼,在美國都要400萬美元,再弄回來一路打點怎么也得500萬。有一臺就不錯了還想再要?真當都很有錢啊?”
這些領導們頓時無語,想想也是只好都不吭聲了。別看他們一個個都是部長副部長,想拿出來四五百萬美元的活錢那也不可能!
有反應快的已經圍著劉副部長開始套近乎,想多混一些計算機時長,把劉副部長樂呵的張大嘴巴笑個不停。
把設備運到京城二機部下屬的研究所,這臺6600也享受了超級待遇。
選了個大辦公室當機房,防靜電地板、空氣除濕等等都不能少,為了降溫上級還特批從上海冰箱廠調撥了兩臺65年才研發成功的三相窗式空調。
二機部為這臺6600專門設置了一個處室,安排了四名操作員。你有什么需要計算的要先提交處室審批后再由專門的打孔員來輸入數據,隨后你就在門口等著吧,結果出來會給你。
從頭到尾你連機器是什么樣子都看不著。
即便如此,各個部門的專家們也甘之若飴,這臺6600的性能實在太強悍,特別是應用在核物理、航空航天、氣象這種計算量龐大的地方,速度比以前快了幾十倍!
一時間在國內的各大科研所圈里二機部的計算中心是名聲大噪,每天都有無數人在排隊等候,許多科研項目也開始慢慢加速。
軍方的首長得到報告后倒是很滿意,宋遠同志這又是干了一件大好事。
在港島的宋遠剛收到北美分公司寄過來的十個計算器樣品,就接到了科學院的通知:“光刻機通過國家驗收了!”
正常情況下65年我國應該就研發出了第一臺接觸式光刻機,可這不有宋遠嗎?
知道光刻機發展歷史的他連續掏了七八百萬美元,要求就是上第三代的投影式光刻機而直接跳過第一代接觸式、第二代接近式光刻機。
這要求把科學院、華清大學和幾個工廠折騰的夠嗆,不說別的就里面的透鏡就把上海光學廠折騰的欲仙欲死,高純度沒有任何雜質的特殊光學玻璃,那是燒了一爐又一爐,換來的都是冷冰冰的“不合格”三個字。
好不容易燒出了光學玻璃,可打磨加工又是難點,即便是八級工上陣也難以打磨出符合要求的高精度透鏡,最終還是宋遠偷梁換柱送進國內的瑞士高精度磨床到了以后,配合著8級工干廢了上百套后才弄出來一套符合要求的光學透鏡。
如今這臺投影式光刻機還是采用的掃描式光刻,還沒達到宋遠心中想要的步進式光刻機。
兩者的區別就在于掃描式是把圖案1:1的投影到晶圓上,而步進式通過一系列鏡頭可以1:5、1:10的比例縮小后投影到晶圓上。
即便如此掃描式和接觸式、接近式的光刻機相比最大的特點是良品率高。
接觸式和接近式的光刻機良品率通常情況下只有10%-20%,生產出來的芯片八成以上都是廢品;而掃描式理論上最高能到90%以上!
接到這個好消息,宋遠帶上那10個計算器就直奔京城而去。
見了科學院的吳副院長,他的臉也笑開花:如今這集成電路用處越來越廣泛,科學院這邊壓力很大。好在有宋遠這個冤大頭掏錢,總算搞出來了一項世界領先的技術。
這不,冤大頭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