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翡翠在明朝的時候基本上沒人在意,和傳統的和田玉相比就不是一個檔次。
但后來翡翠流行起來能與和田玉比肩離不開三個人的功勞。第一個是乾隆皇帝,他愛玩、愛珠寶玉石,正是從他開始翡翠作為珠寶玉石在清廷中流行起來。第二個就是慈禧了,她喜歡翡翠那是出了名的。偏偏慈禧掛了以后又接上了宋美齡。
至此翡翠的地位算是牢固了,成為著名的玉石品種,甚至能壓和田玉一頭。
當然,到了后世這兩種玉石都和普通人沒什么關系,連俄羅斯的、青海的也叫和田玉;翡翠更是亂的一批,也許你花錢買來的就是一個玻璃或者塑料玩意,要不就是經過染色、注膠、漂洗的東西。
言歸正傳,聽到楊一刀的話,胡主任驚呼出聲“什么?就這一點就要5萬大洋?”
“不敢欺瞞各位首長!這塊翡翠色正水頭好,確實在民國時能值5萬大洋!”楊一刀戰戰兢兢地說道。
“現在呢?”胡主任的眼神中貪婪的神色都掩蓋不住。
“國內的話,能值500塊人民幣?”楊一刀有些猶豫的說道,他好久沒接觸市場行情了,只能估摸著猜。
胡主任一陣泄氣,500塊錢算個屁!
宋遠和魯大校都把他的眼神看在眼中,心里微微搖頭。
“辛苦楊師傅了,還要勞煩楊師傅和各位師傅繼續把這些翡翠都解出來!”宋遠沒搭理這個胡主任,和顏悅色的對楊一刀說道。
“不辛苦!”楊一刀放下翡翠老老實實地干活去了。
“宋大校,這塊翡翠如果您拿到東南亞去賣,能賣多少錢?”楊一刀一走胡主任就一臉熱切的湊過來。
“我也不知道啊,這翡翠只有咱們華人認,但這么多年過去到底這些海外華人能不能認,我也要拿上一些過去試試才知道!”宋遠平靜的說道。
胡主任頓時無語,熄了把省里的翡翠扣下自己賣的心思。宋大校這么年輕就能當上大校肯定背景深厚,連他都不確定的東西自己還是別瞎折騰了。
宋遠懶得和這種貨色多廢話,干脆起身去看這七八個老師傅解石。
這些老師傅也不愧是解放前就大名鼎鼎的人物,一個個都身懷絕技。在宋遠看來差不多的石頭,他們就能通過表皮的特征推算出里面翡翠的范圍、顏色,往往十次有七八次都能說準。
即便是說不準,相差也不會太大!
而緬甸那邊這次送來的毛料質量很高,估計也是挑揀過了,很少有切垮的廢料。幾十塊毛料切出來只有三五塊切垮,剩下的里面多少都有貨。
一直忙活到晚上,這幾十塊都切完,宋遠面前的桌子都已經擺不下了。
看著這些燈光下流光溢彩的翡翠,宋遠倒沒什么太大的表情,這些東西拿到港島也是換錢的命,沒啥太大價值。
可那些老師傅們的表情一個比一個迷醉,有的更是小聲嘀咕著不枉此生!
把翡翠收起來吃個飯,第二天宋遠他們就往昆明趕去,胡主任還指望著宋遠能收了他們搞來的翡翠換成外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