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大部長說請上面領導決定汽車生產線的歸屬,上海市的領導也不肯善罷甘休:“我說老呂不至于吧,你報上去領導也要征求你的意見!”
“現在我就想知道你的意見到底是放哪!”
大部長有些無奈,但奈何上海這幾年正是勢大的時候,他也不好翻臉:“那你也別急行不?這具體放哪還要我們綜合考慮一番。昨天才知道的消息今天就定下來,這是對工作的不負責任!”
“整個中國沒有比我們上海更合適的地方了!我們有上鋼一廠到十廠,去年產鋼200萬噸!去年還在南京建了梅山冶金公司,能保證供貨!”
“我們的上海汽車廠也有造車經驗,到時候肯定能順利接下任務!”
廣州的領導不干了:“不是,你這樣說就沒意思了。那我們廣汽現在就能生產陸地巡洋艦,產品出口東南亞深受好評,那不比你們更強?”
天津更是意見很大,都是直轄誰怕誰啊:“那我們天津也不差啊,旁邊就是河北不缺鋼鐵,自己也造過和平牌汽車!”
58年、59年的時候,天津汽修廠、天津拖拉機廠還真造過兩種車,都叫和平牌!
“再說了,你們有汽車廠完全可以自我發展,像我們天津沒有汽車廠的才更適合,這樣才不浪費國家資源!”
這話也有道理,一座汽車廠可以輕而易舉的帶動一地經濟,要不為什么后世各地都開出各種優惠條件邀請車企來辦廠?
上海的領導冷笑一聲:“此言差矣!你沒聽說這些車后面都是要出口掙外匯的,一點基礎都沒有的話耽誤了出口大事,你來負責?”
“我們上海有基礎、有配套,這樣才能按時完成國家交付的任務,你們天津行嗎?”
天津的領導頓時詞窮,他還真沒把握!
上海的領導又看向廣州的領導:“老孔,你們廣州鋼鐵廠現在一年的產量有多少?超過10萬噸沒?一輛車要一兩噸鋼,整個廣州的建設都停了也不夠這20萬輛車的鋼!”
“你在這浪費時間,還不如回去先想辦法提高你們廣鐵的年產量呢!”
廣州的領導氣的臉通紅又無話可說,冷哼一聲轉頭就走了!
不走不行啊,整個廣東省從清朝起就一直“手無寸鐵”,一直到57年冶金部批復了全國十八家地方鋼鐵廠以后,廣東集全省之力才在廣州市建設了一座小型鋼鐵廠,年產鋼5萬噸。
一直到87年廣鐵的產量也不過30多萬噸,如今才10萬噸左右的鋼鐵產量,生產個幾千臺陸地巡洋艦還湊活,的確撐不起一家年產20萬輛車的大型汽車廠!
廣鐵一直運行到2013年才在國家的大政策下關閉了白鶴洞鋼鐵廠,至今你出了廣州地鐵一號線終點站西塱后還能看到廣鐵白鶴洞鋼鐵廠的殘址!
懟走了廣州的領導,上海的領導得意起來:“怎么樣,老呂?我就說我們上海最合適吧!”
一機部的大領導苦笑一聲搖搖頭:“上面說了還要征求宋遠同志的意見,他要是也沒意見的話那就放上海!”
“行,等宋遠同志回國了我親自來拜會他!”上海的領導笑瞇瞇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