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坦白的說利蘭汽車集團現在問題很大。我會將閑置的產能運到中國。正在運行的產能當然還會繼續生產,但也要進行大調整!”
商業大臣沉默了幾秒鐘點頭:“可以,我們不會為此設置障礙。整個利蘭汽車集團我認為20億美元是個合適的價格!”
“先生,別逗了。如果沒有我的話利蘭汽車集團或者破產、或者再度被你們國有化。但國有化也解決不了他的問題!我最多只能出10億美元!”
“18億美元,這是整個英國汽車的精華!”
宋遠才不干呢:“先生,你相信嗎?如果我拍出10億美元,希望福特、大眾等企業給我建兩座年產百萬級別的汽車廠,他們都會打破頭的爭搶!”
70年代的汽車廠可沒有后世那么貴,中型的兩三億美元就能搞定,大型乃至超大型的就要5-10億美元了。
但去年石油危機到現在汽車業遭受重創,像美國就從巔峰的年產銷量1300多萬輛跌到了800萬輛。各大車企都有不少閑置的工廠,通用、福特都有。
宋遠肯掏錢的話那邊真會賣!要不是看上英國這上百年積累的汽車技術,宋遠也不會非要買這個利蘭汽車集團。
上輩子上汽引入桑塔納時,僅僅為了一個方向盤技術就花費了上億元的投資,這輩子肯定不可能這樣了!
商業大臣猶豫了很久,他也心知肚明宋遠說的沒毛病。經濟危機之下這些企業巴不得能把老舊的汽車生產線賣掉換新。
至于這些技術,也就中國人能看得上了。利蘭汽車集團如果技術先進的話也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沉默了好一會他低聲說道:“這個價格,我們需要討論!”
“沒問題,我在倫敦還可以逗留幾天!”
商務大臣回去把情況匯報了一遍,內閣的各位大臣則是意見不一。
財務大臣、商業大臣和殖民地大臣都支持出售,明擺著利蘭汽車集團沒救了,留著它干嘛?
也有幾位大臣覺得價格太低或者通過國有化的方式再搶救一下,萬一能救過來呢?
最后還是愛德華·西斯拍板:“10億美元可以,我們現在急需外匯!現在英鎊的匯率都已經降到1.6了!”他說這話的時候沒想到,這還不是最慘的,再等幾年英鎊能跌到1:1.05,差點就和美元一樣了!
“答應他,但他必須停止對英鎊的攻擊并且盡快支付這10億美元的現金!”
“是,首相先生!”
商業大臣再見到宋遠的時候忍不住搖頭:“宋,我很好奇共產主義中國怎么培養出你這位精通資本主義世界規則的人?”
“難道你們執行的并不是共產主義那一套?”
聽著這不懷好意的話宋遠笑了起來:“先生,你應該慶幸我國是共產主義國家!要知道我國最優秀的人才都在這個方向里。而我只是普通的一員!”
“如果我國改走資本主義道路的話,呵呵!那就沒你們英國什么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