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發生了太多的意外,抓活的,然后進行無公害處理是最佳的方案,若不然,真搞出瘟疫了,基地還能活下來多少人,誰都不好說。”
“根據虞承恩博士帶回來的消息,現在的嚙齒鼠只是九牛一毛,真正的危機在后面,如果連現在的嚙齒鼠抓活的都做不到,后面只會更加困難。”
“我們需要更多的活的嚙齒鼠做研究,需要研究出更加厲害的只針對嚙齒鼠的毒藥。”
……
除了隱瞞了提取不死物質這一點,李居胥公布出來的消息都是真的,讓必要性。
要不說人類是智慧生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已經刻入了骨子里面,從殺死嚙齒鼠到抓活的嚙齒鼠,難度增加了,卻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一種布滿尖刺的鐵籠子應用而生,鐵籠子里面放上一些誘餌,輕松就能引誘嚙齒鼠上鉤,嚙齒鼠雖然可以咬斷鐵籠子,但是鐵條上的尖刺會刺穿它們的嘴巴,嚙齒鼠吃疼之下,不敢用力,不用力就沒辦法咬穿鐵籠子,就這樣,一批一批的活嚙齒鼠被抓回來了。
當然,這樣的效率還是太低,真正大量抓捕嚙齒鼠還是在第二代飼料研發出來后,嚙齒鼠對于第一代飼料已經有了警惕性,除了少量嘴饞的,其他的嚙齒鼠都不吃了,第二代飼料卻沒有見過,爭搶食用,結果,全部迷暈了。
戰士們一擁而上,把迷暈的嚙齒鼠拾走,第一時間拔掉尖牙,第二代飼料是匆匆上線的,迷暈效果不太理想,半個小時就會醒過來,為了讓嚙齒鼠沒有危害性,必須拔掉它們的牙齒。
把迷暈的嚙齒鼠拾走還有一個好處,避免其他的嚙齒鼠分析情況,就跟分析第一代飼料那樣,雖然最后嚙齒鼠肯定也能發現這個秘密的,但是越是把發現的時間延后,對基地就越有利。
100輛裝甲車每日白天工作8小時,晚上工作8小時,加上電擊,盡可能把嚙齒鼠的密度打壓下去,如此,戰士們抓捕活嚙齒鼠的危險性就能降到最低。
在李居胥等人回來的第三日,許典、五臺山和尚的隊伍也回來了,收獲寥寥。僅僅找到部分有用的物資,少量的糧食、彈藥少得可憐,能源拉回來一車,汽油的話,回來的時候是5油罐車,結果半道上被嚙齒鼠咬爛了一個油罐,回到基地,只剩下四個油罐,其他物資零零散散一些,總之不太理想。
11號聚集地同樣還有幸存者,藏在地底,主要是三大藥企的高層,因為提前儲備了數年的糧食,他們無憂無慮,日子過得逍遙,就是不肯打開門。
“只要藥劑還在,總有辦法讓他們吐出來的。”李居胥先后派出十幾支車隊,11號聚集地暫且不管,先把12號聚集地清空,螞蟻搬家一般,一點一點把用得著的物資都拉到9號基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