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那會兒,鬼子可是自掏腰包打的,最后欠了約翰牛一屁股債。
當然了,那一次他們也為自己打出了尊嚴,在國際外交上取得了相對平等的地位。
當時他們打敗滿清,以列強自居,別人都不認啊,你虐菜算什么本事,連比利時這樣的小屁國都能欺負一下滿清,你贏了一仗算什么呀?
包括現在,跟一個弱小的農業國對掏,動用了上百萬兵力還沒拿下,以前我們帶英只派兩三萬人過來就打贏了。
最關鍵的還是中條山一戰,以前吹得牛逼哄哄,結果讓人家八路軍一戰滅掉20多萬。
這不妥妥的菜雞么?
諸如此類種種原因,讓約翰牛和鷹醬對鬼子產生了嚴重的誤判。
就像他們在平行世界一樣,被鬼子幾個師團就橫掃了東南亞,最大的原因就是輕敵了,根本就沒把鬼子放在眼里。
說實話,鬼子為什么打華國?
就是為了進一步增強戰爭潛力,進而展望整個亞洲乃至于世界。
他們之前沒有底氣去打東南亞,因為那必將和西方列強開戰,打華國其實是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
現在發現打華國更難了,而東南亞都是些老爺兵和殖民地扈從軍,當然就重新來一次先易后難的路線。
至于鷹醬恢復貿易給他們賣戰略物資,正如那句話
明明可以搶,為什么要花錢買?
我們想賣的時候你們不賣,好,現在買過來的物資剛好用來打你們!
于是乎,鬼子暫時擱置從華北、華中地區的撤兵計劃,不過也沒有繼續打的意思,只是干瞪眼,然后暗戳戳地積蓄力量。
再看國軍這邊,本來中了鬼子上屋抽梯之計,都有點尷尬了,結果毛熊那邊又砸下來一個大餡餅。
且毛熊和鬼子根據之間簽訂的中立條約,放開了羊城、甬城等港口,允許毛熊物資進入國統區。
然后國軍這邊也歇了下來,只是與八路軍隔著黃河對峙,對云嶺地區也只僅僅是圍堵封鎖,沒有動手,他們也不想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刺激八路軍。
而對于八路軍來說,早就習慣了四面皆敵的情況,被封鎖包圍那是常態了。
以前裝備差、戰斗力弱的時候,面對的情況比現在嚴峻多了,那時候都沒有放棄。
現在都啥實力了,根本沒在怕的!
再說了,鬼知道王順和同志下次會帶來什么東西?
加上最近思想方面的整頓工作已經開始,部隊凝聚力、執行力再一次上升,各大工廠也即將投入生產。
現在對方還給了發展時間,那不是更好?
再有兩個月,就能增加6個縱隊的主力,且到時候兩大兵工廠也基本能投入量產,或許不止6個縱隊。
如果王順和同志能在那個時間點趕到,同時送來跟上次同等數量的裝備,那就又多6個縱隊。
屆時,算上李云龍那邊3個,總計21個縱隊,怎么也把鬼子趕下海了。
:<a>https://m.81efdc260.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