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小院叫“清風苑”,是以前是初建府時,太老爺會客休息的小院子,所以自己帶著一扇角門出街方便來往,后來那邊荒廢了,角門也堵上了,不派人值夜了。
“清風苑”因為地方有點偏,加上荒廢了許多年,哪怕之前的基礎陳設不算差,到底也不算好,只是勝在清凈和地方大,里面又種著一從竹林,再加上中間庭院的天井中有一方水塘,到時候放養幾尾錦鯉,養上幾株碗蓮,倒也很有意趣。
沈江霖看過地方后很滿意,還特意去了主院畢恭畢敬謝了魏夫人一回,正好那時候沈侯爺也在,倒是讓魏夫人長了一回臉,心中暗想,這霖哥兒也不是事事遭人厭的。
分配下來的仆人大多是侯府里的家生子,攏共十來個人一起收拾,也足足花費了十天時間才將屋子整理出來了,這次魏氏大方,讓王嬤嬤缺了什么都只管問春桃要,春桃開了府里的庫房陪著王嬤嬤一塊去挑,同時搬進去那日,魏夫人和沈侯爺都還賞賜了一些日常得用的東西,倒是讓王嬤嬤也切實感受到,他們自己一個院子,關起門來過日子比在魏夫人眼皮子底下討生活要松快一點。
等沈江霖搬到“清風苑”的時候,他的身體已經完全好了,同時族學也開學了。
王嬤嬤將書袋給沈江霖整理好,剛背上身準備出門,就看到沈初夏帶著個小丫鬟氣喘吁吁地快步走了過來,然后將手中的布袋子遞給了沈江霖,沒好氣道:“喏,姨娘和二姐一大早給你做的,你帶去學堂餓了吃。”
沈江霖眼尖,看到沈初夏的衣袖上也沾了一點白色的粉末,想來這吃食不是就徐姨娘和大姐兩人做的。
沈江霖笑著接了:“謝謝三姐。”
沈初夏有些不自在,平日里沈初夏覺著沈江霖這個弟弟有點自視甚高,看不起她和大姐,對她們也不曾親近過,沈初夏可不像她大姐一般好性,經常譏諷沈江霖幾句,兩個人碰上了時常不歡而散。
這還是沈江霖頭一次這般和顏悅色地對自己說“謝謝”。
沈初夏有些狐疑地看了沈江霖一眼,感覺跳水之后自己這個弟弟就轉性許多,難道終于知事了?
不過眼看時間來不及了,沈初夏也不想深究,只是有點兇巴巴地囑咐道:“去了學堂好好讀書,別淘氣。”
沈江霖是成年人的氣量,根本不會將一個小姑娘故作厲害的裝牙舞爪放在心上,溫和笑了笑,點過頭就走了。
沈氏族學離榮安侯府不算遠,只在沈府隔一條街的地方設了一個兩進的宅院,在原身記憶里,負責教學的是一位秀才,因年紀大了又屢試不中,干脆就被沈家供奉起來,教授沈家孩童。
沈家從發跡那一代起,沈江霖的太爺爺就有六個兄弟,兄弟分出去后又開枝散葉,到了沈江霖這一輩,沈家沾親帶故的人口也要有幾百號人,這些人一部分散落在沈家祖籍廬州府,另外一部分人則是聚族而居,依靠榮安侯府這顆大樹,在京城安家落戶了起來。
為了照顧好沈氏族人,從中選拔出優秀子弟,這個族學從沈家入京沒多久就開始辦起來了,至今在內的適齡讀書子弟有五十八人,若有才學者,等中了秀才后還會著重培養。
選賢舉能的想法是好的,只是等沈江霖掀開毛氈簾子進屋的一瞬間,兜頭扔過來兩本書,差點就直接扔到沈江霖面門上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