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不是沒有注意到過沈江霖。
其實從還沒進入這間學堂起,孟昭就聽說過“沈江霖”這個名字了。
當時他問張先生自己代他去上課,有沒有要注意的事情,張先生就點了沈江霖的名字,說此子身份不同一些,出自榮安侯府,不過向來不是惹事的性子,同時在學之一道上,并無長處,不用為難,稍微看顧著點就是。
這就是在學之一道上并無長處?
是張先生要求過高還是怎么回事?
但是想到剛剛另外九人的表現,恐怕并非如此吧。
“之前有背過?”孟昭想了想問道。
沈江霖搖了搖頭,恭敬作答:“回孟先生,學生之前有讀過幾次,并沒有背誦過全篇。”
沈江霖說的都是實話,所以坦坦蕩蕩,孟昭一眼望去便知真偽。
孟昭心中升起一絲好奇,忍不住問道:“故君子必慎其獨也,何解?”
這句話剛剛孟昭有講解過,沈江霖將孟昭的講解和自己的理解整合了一下答道:“一個人哪怕是在獨處的時候,也要約束自己的道德和自我修養,不能松散。誠于中,形于外,此方為真君子所為。”
孟昭連連點頭,又繼續發問:“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又當何解?”
這是今日沒有講到過的內容,但是沈江霖依舊信手拈來:“周文王秉承天命,除舊革新,使一個舊的朝代換發出新的生機,故而君主總是竭盡全力,為天下蒼生而不懈努力。”
孟昭將整篇《大學》的難點問題,基本上從頭問到尾了,竟是一道題都沒有難倒沈江霖。
同時,孟昭發現,沈江霖此子頗有大將之風,無論他的問題多么咄咄逼人,語速多快,到沈江霖回答的時候,他依舊可以春風化雨、不疾不徐,絲毫不被外物所擾。
少年英才,不過如此!
不管是他之前學過也好,背過也罷,光這份記憶力、反應能力,就和普通蒙學生拉開了極大的差距。
孟昭自己也從小被人夸聰慧異常,背書背得快不說,對很多字句的理解也快的很,還能舉一反三,但是如沈江霖般在十歲時候就如此淡然鎮定的,他還真沒做到。
兩人一問一答,轉瞬間就是十幾道題,一開始還有學生能聽懂,到了后面壓根就像聽天書似的,都沒聽懂兩人在說什么,只是一個個看向沈江霖的眼神,從看好戲都變成了一種駭然!
以往不聲不響的沈江霖,原來有這么厲害嗎?以前怎么沒發現,是因為不喜歡張先生嗎?所以故意藏拙散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