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止住了步伐,孟昭低嘆了一聲:“我不日將要南下準備秋闈,原準備明日再和大家道個別的。你我師徒緣分盡到于此,你也不必不舍。”
今日沈江霖原本是要帶著小廝去外頭書局看看有沒有自己得用的書,同時仔細看看如今這個朝代的民生情況,沒想到在門口就遇到了這么一遭事情,沈江霖只聽到趙二說的“踐行酒”之言,想到孟昭本就是代課先生,恐怕不日就要離開,張先生回來坐館了。
雖然心中清楚這是遲早的事情,沈江霖心中還是默默嘆息。
通過原身的記憶和如今孟昭教授課程時候的比對,別看孟昭比張先生年輕了那么多歲數,但學識扎實、思維靈活,對經義理解的極為透徹,很明顯同樣是秀才出身,孟昭應該是秀才中的佼佼者。
有才不在年高,沈江霖有些可惜這么一個科舉道路的引路人只是匆匆過客。
只是孟昭話落,沈江霖卻揚起笑臉道:“孟先生,我雖不舍,但想必明年我們馬上就會在京城再聚!”
這話說的委婉,但是孟昭心里一片熨帖,也將剛剛在侯府門外的難堪不快給一掃而空了。
今年秋闈,只有中了舉人,才會繼續不遠千里地北上準備明年的春闈。沈江霖這話預示著他定能中舉。
兩人一追一趕,已經走到了一家茶館門口,沈江霖干脆邀請孟昭進去喝一杯茶再走。
一路跟著沈江霖的小廝知節看了一眼這家茶館,又摸了摸剛剛臨出門前王嬤嬤給他的三兩銀子,想著還好二少爺不是挑了什么貴的地方,否則這三兩銀子可不夠消遣的。
沈江霖今日出來逛,也沒說要買什么,只將這個月的月銀都帶了出來。
孟昭手頭更不寬裕,京城中的茶鋪幾百家,各種檔次的都有,有些高檔之地,一杯清茶二兩銀子,是他連門的不敢進的地方,幸好自己這個學生算是體諒他,眼前這家看門面應該點壺茶費不了多少大錢。
拮據的師徒二人進了茶館,要了一壺清茶、一碟花生和一盤糕點,對坐著吃了起來。
孟昭心里苦悶,自己此番一路北上游學,是按照自家師傅所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只有看遍了世間百態、了解了各方態勢,開闊了眼界,做起文章來才能下筆如有神助。
師傅看重他這個弟子,長恨自己沒有更多的教學給他,耽誤了孟昭這個天才般的人物。
孟昭卻并不覺得師傅有任何對不起自己的地方,只是此番游學,確實經歷了不少,以往寫出來的文章,花團錦簇有余卻有些浮于表面,而現在卻是扎實了不少。
只如今,卻不想在回程的時候出了這么大的紕漏,就算是想要抄書掙些潤筆費,這一沒時間,二不可在一處久留,一下子對此次能否順利趕上秋闈沒了底氣。
罷了罷了,今日就再叮囑沈江霖這個學生幾句,喝一杯茶,了了這段師徒之情,明天就退了租的房子出發,一路上走一步看一步,實在若是沒趕上秋闈,那也只能再等三年,一切都是天意。
孟昭想到這里,吐出了一口濁氣,端起茶盞正要喝茶,便聽沈江霖道:“孟先生若是想見家父,若不然學生代為引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