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
“沒什么意思。”
“你話里有話!”王海洋抓住江森的胳膊,“咱倆啥關系?有話直說。”
江森原本不想說的,但想到以后兩人會成為倒賣蘑菇的合伙人,就說了一句:“知道什么叫白蓮花嗎?”
“白蓮花?雪山上長的白蓮花?”
“就是外表看著柔弱漂亮,到處裝可憐,內心卻每分每秒都在算計你、利用你的那種女人。”
“啊?”王海洋有些不相信,“不會吧!看著也不像啊!”
江森懶得跟他廢話,加快腳步,“隨你信不信。”
玉米地面積也很大,但是因為這片地是開荒出來還沒養好的地,一個個玉米荄(gai一聲)子長得都不是很好,玉米棒子也很小。
女知青背著背簍,一邊沿著壟溝走,一邊掰下來扔進背后的簍子里。
裝滿后,就回到地頭,放下背簍,換成空簍子。
地頭有兩輛牛車,兩個車把式,和人一起把簍子里的玉米倒在車上,再把空簍子放在旁邊。
胡志清領著他們走到車旁,說道:“你們把空簍子拿過去,讓她們少跑路,你們再把玉米背過來,能行嗎?”
這活兒不輕巧,所以他才會問“能行嗎?”
“行!”江森說了一聲,就跟王海洋一起,把空簍子摞起來,背在背上往玉米地走去。
一邊走,江森還一邊高聲喊道:“我這兒有空簍子,誰筐滿了喊一聲。”
“我滿了!”有人喊了一聲,“嘩啦嘩啦”從玉米地里走出來一個女知青。
二十歲左右的年紀,臉上凍出來兩塊紅,帶著的紗手套都露出手指頭來了,上面全是口子。
她的臉有些微紅,也不敢看兩人。
江森接過她背上的背簍,自己背上,王海洋遞過去一個空簍子。
跟王海洋說了一聲,江森背著背簍往回走。
等他回來,王海洋也背著一個背簍走回來了。
兩人相視一笑,分頭走了。
很快,吃過的飯菜就消化得一干二凈,肚子咕咕叫著,但是沒有人停下。
江森是背到第八次的時候,才看到盧秀出來換簍子,裝得也沒有別人的多。
他不好說什么,給她換了空簍子,繼續往回運。
盧秀卻沒回去,看著江森的背影好一會兒,才轉身鉆進玉米地。
天擦黑的時候,胡志清才在地頭上敲著一塊板子,喊道:“收工了!”
大家這才陸陸續續地背著背簍出來。
田地那邊,等往回走的時候,江森才看到,那邊種的全是土豆白菜。
很多土豆都沒長成就被挖了出來。
如果上凍了,地面堅硬,再想挖就異常困難。
牛車來回送了兩三趟玉米,最后一趟,不到半車,晃晃悠悠地往回趕。
回到知青點兒的時候,江森看到車把式把牛卸下來,拉到食堂側面不遠的一個牛棚里,里面有個人,佝僂著背,從一堆稻草里鉆出來,給牛加稻草飼料。
這人看著有六七十歲,實際只有五十歲左右。
是被下放的,有問題的人。
他就住在牛棚里。
沒人搭理他,他也不說話。
孫國紅又是一臉黑地從廚房里出來,拿著大勺子,“開飯了!”
知青點兒都是集體做飯,當然也有想自己開火的。
可每天干活那么累了,誰都不愿意動,還不如口糧放在一起,吃大鍋飯。
胡志清說:“我們不知道你們要來,所以,上面會把你們的口糧送過來吧?”
江森說:“我們帶了,等會兒就給你。”
胡志清有些不好意思,“我也沒有別的意思,大家口糧都很緊張,每個月都不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