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鎏金的簪子,這種簪子看著像金的,價錢也便宜,不仔細看是分辨不出來的,我前幾年都是在外頭跑,戴那些東西覺得累贅,也就沒想過要添新的首飾。”劉嬤嬤低聲道。
“這銀簪,是柳嬤嬤送的,我瞧著挺好,就戴上了自是比不了姑娘的,姑娘的首飾都是福晉賜下的,都是當下最時新的花樣。”劉嬤嬤與晴初本是并著肩走的,這話說完了,她的步子突然頓了頓,而后便始終落后晴初半步了。
“不知福晉到底有何事要吩咐奴婢,還請姑娘指點一二。”
劉嬤嬤說道。
“你那大廚房里有幾個嘴碎的廚娘,上回貝勒爺把福晉送的東坡肉退回去了,這事是她們傳出去的吧,這回還是要讓她們傳話,就說貝勒爺給福晉送了禮,至于是什么禮,讓她們自個兒猜去,你自去吧,我回了。”話畢,晴初朝劉嬤嬤點了個頭,轉身回去了。
“事情都辦妥了”秀玉問道。
“回福晉,辦妥了。”晴初回道。
“依你看,劉氏此人如何。”秀玉繼續問道。
“回福晉,馮嬤嬤說劉嬤嬤腳程慢,這話對,也不對。”晴初想了想,回道。
“哦,此話怎講”秀玉低聲道。
“奴婢與那劉嬤嬤一道走了到了二門,她走的比奴婢要快些,奴婢須得小心這腳下才能不落后于她,奴婢雖只是個丫頭,走路這事兒卻也是練過的,自是不能誤了您的事兒,可見她不是腳程慢,怕是一向都掐著點兒回府的。”晴初想了想,而后說道。
掐著點兒回府,秀玉想了想,覺著不對。若是掐著點兒回府,一次兩次還能說的過去,次數多了,大廚房的人早就該鬧起來了。
畢竟這要做吃食都是得提前備好配料的,她這個負責采買的若是回來得晚了,耽擱的可是大廚房里所有人的時間。
再說她要因此誤了主子們用飯,可就不是被廚娘們鬧一鬧這么簡單了。
那為大廚房里的廚娘都愿意等上一等呢
是她每次回府的時辰真的就正正好,還是她和那些廚娘們的關系比馮嬤嬤以為的還要好呢
“還有呢”秀玉問道
“還有一件事,奴婢覺著也挺有趣兒的。”晴初連忙道。
“哦,怎么個有趣兒法”秀玉輕聲道。
“奴婢見那劉嬤嬤頭上戴的是素銀的簪子,就問她怎么不和那馮嬤嬤似的,戴個金的,她說那銀簪是柳嬤嬤留下的,她瞧著好,就戴上了,還說馮嬤嬤頭上戴的是鎏金的簪子,她是打腫臉充胖子呢,再有就是”晴初話說了一半,突然停了。
“就是什么。”秀玉示意她接著說。
“就是那劉嬤嬤聽奴婢與她提起福晉,不知是被嚇著了還是想到了別的什么事兒,腳步一亂,就走奴婢后頭去了。”晴初說到此處臉上已是沒了笑模樣,看福晉并未打斷她,仔細想了想,才又接著開了口。
“剛才奴婢也說過了,劉嬤嬤走的挺快,奴婢為了追上她走的也比平時快了不少,她剛開始慢下來的時候奴婢還未察覺,走了一小段路了奴婢才反應過來。”她剛開始是與奴婢并排走的,奴婢與她提起了福晉后,她就始終走在奴婢后頭,比奴婢慢了半步,奴婢原是想跟著她到大廚房去看看的,見她如此,只得半道上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