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貝勒的第一封信送到秀玉手上的時候她正在花房里看那些長勢頗好的辣椒。
胤禛說會給她尋些別的辣椒來,倒也真是說到做到,蘇培盛送來的不僅有種在盆子里的辣椒,還有許多的辣椒種子。
畢竟這會兒的辣椒都是觀賞用的,若是大張旗鼓的買這東西,難免讓人笑話。
買辣椒種子就不一樣了,只要有門路,那是想買多少就能買多少的。
也不知他是如何身在千里之外,卻對這府里的事情了如指掌的,她這兒辣椒才種下午去沒多久,他就來討要了。
要肉秀玉還能理解,畢竟肉干比起新鮮肉來能存放的時間更才,吃法也更簡單,關鍵時刻是能救命放的。
這辣椒,胤禛要了去要做什么,莫不是要把這東西在當地推廣開來
胤禛寫信時總是上來就把要說的事情先說完,然后才開始寫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兒。
秀玉也不是第一次接著他的信了,因此便耐著性子接著看起了信。
信是上說,她讓府里的小廝帶的肉干到了,方子也到了。
當地已經有人學會了這肉干的做法,燃眉之急算是暫時解了。
只是當地受災的人極多,范圍也極廣,朝廷下撥的賑災銀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故而他想把當地的大小官員還有鄉紳富戶都召集起來,請他們慷慨解囊。
直接要銀子肯定是不行的,他打算請那些人吃頓飯,讓他們心甘情愿的把這銀子捐出來。
從收到胤禛第一封信起,秀玉就能感覺他這會生處的地方情況恐怕比她預想的還要糟糕。
沒有吃食,這她能想的到。
畢竟水過之處大多都房屋倒塌,田地被淹。
家里的存糧拿不出來,地里的蔬菜也不能吃了。
朝廷下撥的銀子經過當地官員一層層的盤剝,到最后能剩下多少還真是未知之數。
從胤禛信中所述來看,當地官員應該是把朝廷給的米糧拿出來了。
就這,恐怕還是因為胤禛手段強硬,他們才不得已妥協了。
既然一開始那些官員們就想粉飾太平,那這頓飯,他們是一定會去吃的。
胤禛想從他們口袋里掏銀子,自然要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由頭,讓他們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才好。
這辣椒恰恰就是個好由頭,只要這東西能在當地種植成功,這就是一項實打實的政績。
要知道三年一次都考評可是要開始了,這意外之喜,秀玉就不信當地的官員們不想要。
這政績自然是要記在官位最高的那位大人頭上的,他若是發還了,底下的官員們怕是沒幾個敢不聽的。
如此一來,這銀子他們不就個個都掏得心甘情愿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