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要捐銀子,胤禛這個領了皇命來賑災的貝勒還自是少不得要頭一個把這銀子拿出來的。
因此秀玉便收到了胤禛寫給他的第三封信,這封信他總算不要東西了,他改直接要銀子了。
他倒也將銀子的用途寫的極清楚,他這回需要紋銀兩千兩,用于賑災。
他自己捐一千兩,胤祥的那份也算在他這個哥哥頭上,便要再加八百兩,剩下的二百兩,他有別的用途。
若說秀玉第一次接到胤禛寫的信還在驚嘆于他的字真好看,到了這會兒也只想說這位爺的口氣可不是一般的大。
貝勒一年的俸祿也就一萬兩千兩左右,他一下子就要拿走兩千兩。
她當然知道胤禛還有別的產業的,別的暫且不論,就是佟皇后留給他的莊子還有鋪子一年的收入加起來都遠不止這個數。
可這些都是胤禛的私產,只要他不是主動要給,秀玉是不會打那些銀子的主意的。
偌大一個貝勒府,需要銀子的地方多了起去了,靠著胤禛的俸祿還能勉強周轉得過來,這一下就要少這么多,還真得開源節流了。
罷了,誰讓胤禛用這銀子是去做善事的呢,自己幫不了他什么忙,至少不能拖他后腿不是。
再過些日子就是萬壽節了,看來今年送給汗阿瑪的壽禮要取的不是貴而是心思巧了。
就是她實在好奇胤禛信中說的剩下的那二百兩銀子要挪作他用,到底是什么事,一下就要用掉這么多的銀子呢
胤禛收到秀玉的來信時,正在與胤祥一同核對當地官員和富商們捐出的銀子的總數。
他大擺筵席那天就已經跟當地的幾位主要官員通過氣了,他這個四貝勒出一千兩,十三貝子出八百兩,他們出多少他是不管的,反正最后是要算一回賬的。
這會子水也退了,得抓緊時間修繕房舍,故而貝勒府的錢還沒到,其他人捐的銀子已經由他二人粗略的算過一回賬,再由專人發放,確保這比銀子能用之于民了。
這晚到的一千八百兩用來購買家畜和家禽是再適合不過的了。
畢竟房子修好了,總要把這些東西再養起來。
買這些東西的重任就落到了當地的富商們身上,他們有門路,還能議價,無形之中還能幫著省下了不少銀兩。
忙完這一切胤禛總算閑了下來,他也不出客棧的門,每日在屋里寫寫畫畫,只待那上回給他了線索的幾個孩子自己上門了。
他就這么等了兩日,到了第三日的早上,那三人一狗果然又現身了。
第一回見著這三人時胤禛還以為他們跟那些來向他表達謝意的小孩子們一樣,是誤打誤撞進來的。
這回再見著他們,胤禛可不這么認為了,就憑他們給自己的那個小布袋就可以肯定,他們不是來感謝他的,是來堵他的。
他至多還會在此處待上日,這三人能選了個最合適的時候又找上門來,怕是一直在這客棧周圍游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