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阿哥剛開始發燒的時候皇帝以為他只是水土不服,又加之他貪涼,受了風,這才病的。
隊伍里頭仔是有隨行的太醫的,他便立即下令,讓太醫去醫制十八阿哥去了。
此次的行程是以前便定下的,不光宮里在提前準備,各部也是提前準備好了要接駕的。
這會兒他們行至半路,那邊卻是早就已經萬事俱備了。
這是大事,實在耽擱不得,皇帝將十八阿哥安置在了駐地,留下了太醫和伺候他的奴才們,帶著其他皇子繼續往塞外走。
誰知這回他們才剛沒走多遠,留在駐地伺候十八阿哥的一個小太監卻騎著馬追上來了。
他是滾下馬來的,見著皇帝他連請安都忘了,只說十八阿哥病重,恐有性命之憂,然后就開始磕頭。
皇帝一聽立即就讓隊伍往回走,等他們一行人回了駐地,十八阿哥已經燒得渾渾噩噩的了。
隨性的太醫治個頭疼腦熱的還行,這樣的大癥候,他們就是想開重藥,也沒那么膽量。
皇帝一看情況不妙,立即讓人帶著手諭回了京,他要傳召御醫,并在口諭中告知了太子,他會讓人沿途迎接御醫。
這無疑是在告訴太子,十八阿哥病得極重,耽擱不得,讓他立馬將御醫送來。
這邊因為有皇帝在,太醫們也敢開大劑量的方子了,這藥吃下去,十八阿哥病情果然有所好轉,他的高熱退下去了,也能吃些東西了。
皇帝大悅,便再次讓人帶回了口諭告知太子十八阿哥病情好轉之事,同時也是在催他趕緊將御醫送來。
沒想到這口諭才送出去,十八阿哥的病便急轉直下,愈發的重了。
皇帝見此便提前終止了這次圍獵,回京了。
由于十八阿哥病著,皇帝不得不讓馬車行得盡量慢些,如此一來馬車一日不過走了二十里路罷了。
即便如此皇帝還是便馬車顛簸會讓十八阿哥更加難受,破例讓十八阿哥上了他的車架。
皇帝的車架自然是無人敢窺視的,皇帝便親子照料起十八阿哥來。
他甚至破了大清抱孫不抱子的這個規矩,把十八阿哥抱在懷里低聲的同他說話。
他夭折的孩子實在太多了,十八阿哥好不容易養大了,又是太一向寵愛的,他年歲大了,實在無法忍受眼睜睜的看著他沒了。
等御醫到的時候十八阿哥已經是水米不進了,連藥都喝不進去,縱然御醫醫術再高,也是回天乏術了。
十八阿哥還是沒了,在他過完八歲生辰后不久。
皇帝經此一事后驟然蒼老了不少,當然,這事他自己是不知道的,又或是他這會兒根本不在乎這事了。
他只是后悔,后悔為了們為了不擾民便沒有沿途遍尋大夫。
他也后悔為什么只給太子送去了口諭,而不是直接下旨。
他最后悔的,是此次狩獵他帶了十八阿哥來,他要是不來,說不定就不會生病,就算病了,在宮里他還能得不到及時的醫治嗎
可他是皇帝,縱使他心中再后悔,再悲痛,也是不能表露于人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