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急,哪怕他貴為太子也不例外,他懂,他懂。這位倒霉的蒙古小哥想著。
不過這位尊貴的太子殿下酒量可真比不上直郡王。
他自己有幾斤幾兩他還是知道的,別說直郡王了,他連太子殿下都喝不過,和直郡王拼酒的這一位,才是真的喝酒當喝水。
不過太子殿下這會兒還知道要去解決三急的問題,那他是真醉,還是裝醉呢蒙古小哥思索著。
皇帝因著要召見蒙古各部的臺吉和王公們,便在這獵場外圍的老位置選了一個地方搭了蒙古包。
畢竟宴席過后還要圍獵,圍獵過后還要設宴,有蒙古包總要方便得多。
再說在這外頭保不齊就會遇上什么突發狀況,有蒙古包好歹有個能遮風擋雨的地方,皇帝也就不介意住進蒙古包前還要等上那么一小會兒了。
在蒙古王公們的眼里皇帝搭了蒙古包,就意味著這是皇帝這是在告訴他們,他也極為喜愛這種居住方式。
他們會忍不住想,尊貴的皇帝陛下身上到底是流著科爾沁的血液的,只有他才能讓草原上的人們更加富足,臣服于他,是他們做過最正確的決定。
皇帝究竟是不是真這么想除了他沒人能知道,反正這么些年下來,這個習慣也被保留了下來,皇帝身邊的侍衛搭起蒙古包來可是比好些蒙古漢子還要迅速的。
皇帝的御帳旁邊就是太子的蒙古包,不過兩者還是隔著一定距離的。
畢竟皇帝要在蒙古包里召見外臣,若是閑話家常還好,若是商議要事,那可真是不管是誰都不能聽的。
再加上皇帝的御帳外頭有重兵把守,太子的蒙古包里御帳就更遠了。
更別提其他皇子的蒙古包了,那就離得更遠了。
太子由這兩個小太監扶著到了皇帝的蒙古包附近,太子找了一塊兒空地,解決了三急的問題,這才舒坦了。
按說太子應該讓這兩個小太監扶著他到自個兒的蒙古包附近去才對,可太子實在是快忍不住了,這才不得不停下不走了。
這兩個小太監見太子殿下不愿意走了,也不得不順著他的意思停了下來。
一直跟著太子都那個小太監倒還好,他還能跟太子說上幾句話,一直跟著十三阿哥的那個小太監怕太子怕得厲害,眼見著不遠處就是御帳了,他是真不敢再往前走了。
太子解決三急的問題,肯定也不樂意有人在一旁看著,他借著這個由頭,說了聲奴才告退了,打了個千,然后就溜了。
一直跟著太子的小太監見另一小太監溜了,立馬就想叫住他,這小太監這邊才剛想抬腳追呢,那邊太子殿下動起來了。
這小太監看太子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怕他摔了,也顧不上去追人了,連忙去扶太子去了。
太子殿下在那邊解決三急的問題,這小太監就站在離他不遠的地方候著。
這小太監也沒什么別的本事,就是耳朵好使,他聽著那聲兒,覺著自己也有點急起來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