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等在門外的小太監原本一只腳都邁進書房了,只要秀玉一揮手,他的另一只腳就也能邁進來了,他聽見里頭有動靜,嚇得立馬把退了出去。
這會子他開始慶幸自個兒是抱著這食盒的了,若是他還拎著這東西,它這會一準砸自己腳上了。
他退了出去,站在門口猶豫著要不要關門,猶豫再三,他還是決定把門關上,師傅說過不該看的不看,不該聽的不聽,別人的話他不樂意聽,師傅的話他還是記得的。
手長就是好,抱著個食盒還能關門,他一邊在心里默念著食盒千萬別掉,一邊把書房的門給關上了。
“從十三弟府上回來的”四貝勒打開了盞蓋,喝了口茶,而后問道。
“對,十三弟被汗阿瑪留在宮里了,這事兒”秀玉輕聲問道。
“太子出事了”。四貝勒想了想,低聲道。
“太子出事了”“出了什么事”秀玉連忙問道。
“不知道,只知道還在熱河的時候這事就已經有苗頭了。”四貝勒說道。
“太子出事了,和十三弟有什么關系”“怎么把他留在宮里了”秀玉說道。
“太子在熱河最后兩次露面要見的人都是十三弟,第一次他二人見到了,第二次太子被御前侍衛攔下來了。”四貝勒道。
從前四貝勒鮮少將這些事告訴自家福晉,一來是因為他覺得這種事情就應該是他去面對的,不想給秀玉徒增煩惱。
二來他以前也告知過她一兩件這種事,都是關于她娘家的,但自家福晉對此不感興趣,他慢慢的也就不說了。
反正他都會將事情辦妥,說與不說,端看秀玉想不想聽罷了。
剛成婚那會兒他和她家小福晉那真是有話說,他有心和她更親近,她家小福晉那是真有許多不懂的,她來請教,他就教,倒也真有幾分琴瑟和鳴。
后來他長大了,她也長大了,他們之間的話卻是越來越少了。
四貝勒其實知道他家小福晉是去了幾次永和宮之后漸漸與他不再那么親近的。
她要守規矩,他便陪著她守規矩,只是如此一來他們注定是愈發的無話可說罷了。
最近這一年多她家福晉倒是變得比從前愛說話了,偏偏他已經不愛說話了。
好在還有寫信這個法子。有些話說不出口沒關系,寫在信上就行。
這法子還真不錯,送信的都是他信得過的人,他在信中常常是想到哪兒就寫到哪兒,比說話可方便多了。
她家福晉似乎也挺喜歡這種交流方式的,只要是他給他寄了信,那他是必會回信的。
雖然常常是他寫了三四張紙,而她的回信就那么一張,可那一張也是寫的滿滿當當的,他也就不計較他們誰寫的多誰寫得少這事了。
只一點不好,他家福晉這些年的書法非但沒有進益,反倒好似退步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