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還好,她那院子里的丫頭多,她想提拔誰都行,鈕祜祿氏就不行了,她一個格格,伺候她的丫頭本就不多,得用的就更少了。
她厚著臉皮來求了秀玉,想再要一個丫頭,還說可以兩個換一個。
按說這些下丫頭只要是沒犯什么大錯是不能被替換的,可鈕祜祿氏的那個丫頭的確是個不頂用的,日食那天要不是她先叫嚷起來,說不定還出不了后面的事呢。
秀玉也有心把有些人的位置動上一動,順水推舟的也就應下了此事。
說到這個,秀玉倒是又想起了另一樁事。那位被她趕去照看花草的馮嬤嬤,這回是徹底被趕出府去了。
她之前還奇怪日食那天李氏怎么就出現得這么巧,剛好就看見了鈕祜祿格格推倒了弘時。
后來一查才知道,是這馮嬤嬤給她報的信。
別人都是摔杯為號,到了馮嬤嬤和李氏這兒就成了摔花盆為號。
李氏早就在不遠處躲著了,就等著聽聲兒呢。
當時天是越來越暗,馮嬤嬤忙中出錯,原是要摔一盆不知道值錢的花草的,她一著急,就選了盆離她最近的。
也是巧了,她選到的是一個辣椒。
要真細究起來,辣椒其實并沒有府上的那些花草值錢。
可誰讓物以稀為貴呢,加上秀玉又總有事沒事就去看看這些辣椒的長勢,它自然就身價倍增,把那些名貴的花花草草比下去了。
這東西平日里馮嬤嬤是碰不著的,都由專人看管著,那天是馮嬤嬤略施小計把這人給調開了,只有這樣她才能給李氏報信不是。
其實這東西一上手馮嬤嬤應該就應該察覺到不對了,可當時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她硬著頭皮還是把這花盆舉起來砸了個稀巴爛。
也得虧她力氣大,這要是換了別人,別說砸了,估計抬都是抬不起來的。
出了這事,馮嬤嬤自然是偷偷摸摸去找了李側福晉,李氏事先倒也答應過要給她好處,可那是在事成之后。
那天李氏非但沒有達成目的,還讓秀玉好一頓訓斥,最重要的是,弘時還傷了。
李氏本就有氣沒處撒,聽見馮嬤嬤來了,又怎么會見她呢
馮嬤嬤原本是仗著自己身后站著的人是李側福晉,這才敢在府里耀武揚威,一朝成了李氏的棄子,她倒是知道要夾著尾巴做人了。
她想得挺美,奈何紙包不住火,這事查來查去到底是查到了她身上。
李氏秀玉動不了,一個管事嬤嬤的去留,不過是她一句話的事罷了。
這位在四貝勒府從一個燒火丫頭熬成了大管事,又從大管事變成了二管事的馮嬤嬤,這回是真被趕出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