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被皇帝親手廢黜了,他們的關系就從君臣變成了父子。皇帝始終是舍不下這個他親手教養的嫡子的不是。
“此事本福晉知曉了,你去找個機靈的小廝,把高福給換回來,記住,要面生的。”秀玉想了想,說道。
“是,奴才這就去。”蘇培盛打了個千,這才躬著身子退出去了。
照這個勢頭,接下來倒霉的就應該是三阿哥了,就是不知道皇帝又會想出什么法子來罰他了。
秀玉猜想的倒也沒錯,三阿哥這會兒的確不好過。
他告發大阿哥除了是因為他知到只要皇帝愿意,太子能廢,就能復立之外,還因為此能順勢除去大阿哥這個勁敵。
皇帝會找他去問話,這其實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他有沒有學問這事暫且不提,起碼他無黨無派這事是真的。
他既然跟誰都沒有牽扯,也就不會偏幫誰,皇帝想知道別人對他廢了太子這事有何看法,找他是做合適的。
他之所以無黨無派不過是因為他習慣了單打獨斗罷了。
他不爭不搶,就在一旁看著他那些兄弟們爭得你死我活,他只需要適時推波助瀾一下,這棋局不就又活了嗎。
他以為在他告發了大阿哥之后第一個疏遠他的會是他的那群兄弟們,沒成想這第一個疏遠他的竟是他的那些知交好友。
他告發了大阿哥,皇帝肯定會派人監視他,為的就是看他下一步會做什么。
他一個醉心書畫的皇子,他會做什么呢,當然是請上好友過府,談詩論畫,以解心中苦悶了。
他這帖子倒是都派出去了,他那些好友也都收了帖子,到了赴宴這日他們就跟商量好了似的,一個都沒來。
三阿哥其實也知道這事不能全怪他們,他們都是些文人,無權無勢的,自然是不敢在這種時候再登他的門了。
三阿哥想借著這事讓皇帝看他不僅沒有心虛,還有雅興談詩論道的打算落了空,只好一連幾日都待在府中研讀起古籍來,這古籍讀著讀著他還真讀出了幾分興味來,也就懶得管他是不是這被監視了。
皇帝的確是派了人去監視三阿哥,就是想看看他接下來會去見什么人。
得知他派的帖子都給了文人,并不是朝中大臣時,他挑了挑眉。
然后他又得知了三阿哥小帖子請的人竟沒一人赴宴時,也不過是笑了笑。
最后他得知三阿哥開始研讀起古籍來,并有了癡迷的跡象,他這才算是放心了。
他也不再關注三阿哥的一舉一動,不過三阿哥府上的人他并沒有撤回來,畢竟古籍再多也有讀完的一日,到時候她又會做什么,他還是得知道不是。
就這么又過了幾日,秀玉沒等來皇帝對三阿哥的處置,倒是等來了皇帝在朝會上讓大臣們議一議,推舉一個新的太子人選出來這個消息。
這個消息都不用特意去打聽,當天一早皇帝說了這話,當天下午就已經是傳得人盡皆知了。
秀玉倒不太在意此事,就算她不懂朝政也知道,這事還有得議呢。
何況就是大臣們在朝堂上吵得再厲害,爭得在兇,到最后還不是得看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嘛。
與其關心此事,倒不入想想四貝勒回府后要給他做些什么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