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看來,胤禛會答應年氏的請求,根本就不是什么英雄難過美人關,她這是因為要讓年羹堯死心塌地的替他辦事,所以才給了年氏一點兒甜頭呢。
年氏得了保證走的那叫一個干脆利落,
她到底是將門之女,就算身子弱,關鍵時刻怕是也不會退縮的,秀玉看著年氏的背影,想著。
關于這一點秀玉倒是真沒猜錯,胤禛的確是有事要年羹堯去辦。
太子不是將胤禩的好些門人都下獄了嗎為了不讓胤禩以后翻舊賬,也為了表示他抓人抓得有理有據,公平公正,他倒也順手圈了幾個別的皇子的門人。
這些人里當然是有胤禛人的,這些人是自己的門人,這事還是胤禛自己告訴太子的他是真沒想到太子會把他的好幾位門人也寫進了批文里,這也是他為什么這么生氣的原因之一。
太子抓了他好幾個門人,自己抓他一個門人,想來他是不會說什么的。
這也就是他之前為什么會想讓年羹堯不要回京,直接去面圣的原因。
人抓了,不回京,直接送到皇帝跟前,要怎么發落,那不就看皇帝的意思了嗎
偏偏皇帝提前回京了,這人就不能由年羹堯來抓了。
他不抓人,可是他可以給胤禩的人透透風,胤禩的門人都被太子抓得差不多了,他就不信這樣的機會擺在他面前他能不動心。
要說他這八弟辦事效率是真高,他這邊讓年羹堯去打探此事,并把這事透上幾分給他,才過了三日,這人就被鎖拿了。
他倒是沒有自己的顧慮,這人由他的人帶回了京城,然后送到了皇帝面前。
這事到此胤禛便不關心了,反正人不是他下令抓的,將這人送到皇帝面前的也不是他,太子就是要怪,也怪不到他頭上不是。
胤禛因著這事臉上總算有了笑模樣,他笑得出來,秀玉卻是笑不出來了。
穿過來這么久了,她這個雍親王府的嫡福晉還是第一次收到后院的女人送的禮。
或許這東西不該稱作禮,稱它為孝敬似乎更合適。
秀玉第一天告訴年氏,她應下這事了,年氏娘家的信和東西第二天就送來了。
來送東西的是年氏娘家的一個老嬤嬤,據偷偷跑去看熱鬧的雨驟說,那位老嬤嬤瞧著有些年歲了,通身的氣派比齊嬤嬤也不遑多讓呢。
這,秀玉還有什么不知道的,這位嬤嬤應該是年老夫人身邊的老人了。
年府上給年氏送了什么秀玉不關心,左不過是些銀子罷了。
秀玉不想關心這事,年氏卻好像非要她關心這事,年府的嬤嬤前腳走,她的孝敬后腳就送來了。
秀玉看著這托盤上放著的千年老參,心中感嘆著年府的財大氣粗,也感概著年老夫人的愛女之心。
千年人參,這東西可是不是什么人都能拿出來的,關鍵時刻這東西可是能救人性命的。
同樣笑不出來的人,還有側福晉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