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此事了,卻還任由流言傳播開來,他這是要對此事放任不管了還是要借著這流言逼他現身呢。
太子只恨自己前日為什么沒有多喝些酒,他要是喝醉了,別說他遇見的是個宮女了,他就是遇上仙女,他也是不知道的,這事不就出不了了嗎
太子妃說他聽不進去旁人的勸諫了,這話其實不對。他之所以不想聽旁人的話那是因為他想讓皇帝看到他的改變。他以為他變得有主見了,皇帝對他就更滿意了,現在看來裝的就是裝的永遠也成不了真。
他這毓慶宮里的確是可以誰的話都不聽,可一旦出了宮,真遇上事了,他的第一反應還是拖。
拖得過一時就算一時,至少要拖到皇帝不那么生氣了,他才敢去面對他。
梁九功來找的的確是小盧子不假,可也這是在提醒太子,皇帝已經知道那件事了。
太子要真是個聰明的。這會兒就應該去找皇帝了。
不管找不的到皇帝,他總是要出帳子的,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自己跟自己說他頭暈的厲害,還要再歇歇,然后就真的歇下了。
太子不知道的是皇帝是前日就已經得知了此事的。
皇帝本來沒打算派人去監視太子的,可他見著太子帶來的人是個面生的小太監,應該不是他在宮里問過話的那一個,他還特意問了梁九功這人是不是他上次問過話的那個,梁九功答了不是,他這才確認了自己沒看錯。
他會派人去監視太子倒不是想知道他的一舉一動,是怕他要用人的時候無人可用,遇到危險了身邊連個替他擋的人都沒有。
這一監視倒是讓他知道了一件了不得的事,他的兒子,遇上了一個宮女,二人相談甚歡。
太子遇上個宮女,停下來和她說幾句話,這不算什么,壞就壞在這宮女是他才寵幸過的。
這宮女的身份倒不是那些暗衛門識破的,是梁九功聽了他們的形容,這才將她的身份叫破的。
梁九宮不記得那宮女長什么模樣,他記得的是皇帝賜下去的衣裳是什么樣子的。、
花紋和顏色他都不記得了,他就記得那衣裳挺晃人眼的,在晚上看起來特別顯眼。
還不止這個,那衣裳是提前就做好的,要賞人之前是要熏一遍香的,這香可不是那種劣等的香,自然聞起來也是極好聞,也極好辨認的。
做暗衛的,除了眼神要好鼻子也要靈,這種香和熱河們的宮女們使的香可不一樣,劣等香香味每幾日就散了,這香,十天半月也是散不了的。
皇帝從知道此事之后就開始等,等太子來向他說明此事,也等太子來認錯。
有流言傳出來這事他是知道的,他要是想把這事壓下去,不過一句話的事,可這句話他還真就沒說,流言自然愈演愈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