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這招殺雞儆猴用得實在是妙,其他皇子也好,朝中大臣們也罷,一時間還真沒人敢跟他鬧了。
畢竟八阿哥這個例子還活生生的在這兒擺著呢,誰再鬧,那他可就真成了傻子了。
時光流轉,這一轉,就轉到了康熙五十七年。
朝臣們再次為了一件事爭執不休,不是因為皇帝遲遲不肯立太子,而是因為要打仗了。
其實說是要打仗了都還不太準確,準確的來說應該是,皇帝厭煩了邊疆叛軍時不時的襲擾,要予以回擊了。
皇帝年事已高,自然是不可能再次御駕親征的,不過他從來都是要打便打,閑話少敘的性子。既然要打,那就痛痛快快的打一場。
群臣們也都知道皇帝為何會這般著急上火。
剛開始這場仗打起來,那還勉強可以算做是宗教之爭。可這仗打到后頭都快打到他眼前了,他就是再不想管,也得管了不是。
群臣沒在這個時候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驍勇善戰的大阿哥,不過他們也只敢在心里想想罷了。
至于皇帝會不會想起這個被他圈禁起來的大兒子,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不久之后群臣們就知道了,皇帝大概并沒有想起大阿哥,因為他沒了兒子可用,還有臣子。
這些臣子里剛好就有四川提督年羹堯。
年羹堯又要上戰場了這事,胤禛是第一個知道的,秀玉是第二個知道的,年氏,是第三個。
年氏這些年還算受寵,前幾年還生了個小格格。
秀玉對雍親王府的這些庶子庶女算不上厭惡也說不上喜歡,不過是嫡福晉該做什么,她就做什么罷了。
年氏的小格格生下來的時候就瘦小,還沒滿月就病了,這下所有人就都知道了小格格這病,是胎里帶的。
下人們當著年氏的面自然是不敢說什么的,背地里可就不一定了。
這樣的下人秀玉見著一個就罰一個,只要讓她連續撞見兩次,這就就是不被趕出去,那也別想再受重用了。
或許就是因為如此,年氏來她院子的次數多了起來,只要小格格身子沒有不舒服,她也會抱著小格格一道來。
比起弘歷和弘晝她自然是更喜歡小格格的,畢竟臭小子怎么會比得過香香軟軟還眼睛大大的小丫頭呢
有句話叫做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秀玉原本以為年氏會借著這事鬧上一鬧的,結果她不僅沒鬧,她瞧著還挺平靜的。
直到小格格又病了,年氏鬢發散亂的抱著她沖進來找她,一邊對她磕頭一邊求她救救小格格,她才隱約猜到她為何面對那些閑言碎語能這般平靜。
她不是平靜,她只是想給小格格積福罷了。
可惜小格格還是沒能救回來,至此,年氏便消沉了許多,不過她這院子她還是會來的,她又不是不知感恩之人,誰好誰壞她還是能分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