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妃若是能忍著不傳太醫,這事沒準兒還真能瞞住,別的妃嬪最多也就能打聽到皇上和主子娘娘都給她賜了吃食,別的,就打聽不到了。
她一傳太醫,又怎么能不讓后宮嬪妃們多想呢
秀玉對這事的態度就是,既然齊妃已經領過罰了,那這事就算完了,她要忙的事兒實在多,可不想在齊妃身上浪費時間。
她沒時間,她身邊的丫頭卻是有時間的,這人就是雨驟。
之前小馮子和小譚子沒來,雨驟還知道收斂一二,看著倒也像樣多了,結果他二人一來,雨驟就又恢復本性了。
雨驟這人,用太后的話來說,她雖然話多,卻是這宮里難得的鮮活人兒,為著這句評價,她也不好太約束雨驟不是。
她才不是想讓雨驟這個包打聽能在宮里也混得如魚得水呢,秀玉當時是這么告訴自己的。
這會兒她一邊用著午膳一邊聽雨驟嘰嘰喳喳的說個沒完,一時不知道她這個決定是對還是不對了。
秀玉覺得雨驟會選在她用膳的時候跑到她跟前說個不停,不是因為她肚子里真藏不住話,而是因為她吃去打探消息費時又費力,所以她餓了。
旁人瞧著她是在規規矩矩的站著,只有秀玉知道,她這會兒眼中除了這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再無其他了。
不過秀玉也習慣她這樣了,都已經懶得說她,該吃吃,該喝喝,該聽聽。
這回雨驟打聽到的消息是關于齊妃的。
齊妃的確答應了貴妃要幫她繡制佛經不假,可一幅佛經繡下來她有沒有動針線,又動了幾回針線,那就只有長春宮的人知道了。
齊妃這人,她不好過,旁人也別想好過,這個旁人指的就是內務府的繡娘們。
她們本來都有各自的差事,已經是忙得腳不沾地了,這段時日長春宮的人總往她們這兒跑,她們就更忙了。
長春宮的人頭一天來,內務府的嬤嬤們還能笑臉相迎。
后來長春宮的人來的次數多了起來,她們就是想笑也笑不出來了不是。
長春宮的人一會兒要繡線,一會兒要改圖樣,她們一開始是爭著搶著去跟長春宮的人搭話,后來就成了誰樂意去就去,最后變成了誰必須去誰才去。
內務府的嬤嬤們大抵的以為齊妃是因著有氣沒處撒,所以才變著法兒的折騰她們,秀玉卻是知道的,她這回還真不是要找她們的麻煩。
她會這么做,一是因為她想讓胤禛知道,她真的在繡制佛經,二是因為這佛經并不是那么好繡的。
別的暫且不論,光是年氏的那一手簪花小楷就夠她受的了。
她甚至想過李氏能能把佛經上的字認全,要是真有不認識的字又會找誰問去。
就算這些字她都認識,一篇佛經繡下來她的眼睛也肯定是要出問題的,如此,她不著內務府的人幫著修修改改,又能找誰呢
從她做的這幾件糊涂事來看,她應該是還把這皇宮大內當成雍親王府再過活呢。
從前她讓人去打探胤禛的行蹤,頂多算是她為了博寵耍了點兒小手段,胤禛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就過去了。
都到了皇宮大內了,胤禛的身份不同了,她還用這一招,那就是真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