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回了府他才知道,是昨夜在青樓丟了命的那人的家中長輩找到他府上來了。
家中小輩出了事,他們求告無門,也只能斗膽來他府上討個說法了。
俗話說得好,冤有頭債有主,雖然昨晚動手的是他的手下,可要是沒有他的默許他的手下是不敢動手的,這么算起來,他們來找自己其實也沒錯。
他們也還算聰明,知道不能大張旗鼓的來找他,只是讓家中長輩來叩了叩他府上的大門,留下姓名和事由,說是下次再登門拜訪。
他們這樣做可比大吵大鬧有用多了,畢竟就憑他們家和烏雅家有舊這一點,自己還真會給他們幾分面子。
他可沒忘了昨晚還有一人受了傷,現下丟了命這人的家中長輩找來了,另一家人怕是正等著看他對這事的態度呢。
他要是讓這些人進了府,那也就代表著這是他攬過來了,他要是不讓這些人進府,那就表示這事還是由該管的人來管的。
他是打算把在事攬過來的,別看他在宮里說得那么輕松,這事有多難辦他是知道的,因此他還是下著要去找允禩商議一下。
第二日他的馬車都套好了,卻沒能去成廉親王府,不是他有什么事耽擱了,是沒必要再去了。
他要保是人死在了刑部大牢,他還去廉親王府做什么呢。
他會這么快就知道這事是因為刑部尚書和他八哥交情不錯,那官差還問他,這事查還是不查。
他的第一反應是,這人跟他上過戰場,又是他帶回京的,現在人沒了,當然要查,可他立馬就想到這事要真查下去恐怕會查到他意想不到的人身上,因此便猶豫了。
最后他還是告訴這官差,得查,不過這事得由刑部的人查,他是不會插手的。
想護的人他沒護住,想見的人又見不著,允禵心里別提多難受了。
按說都一命抵一命了,這事就應該算是了了,結果丟了命的那家人沒再來他府上,受了傷那人家中的長輩卻是找來了。
他府上的門房對前頭那家人禮敬有佳,那是因為那老者一上來就說他家與太后家有舊。
門上的小廝覺得這種話不可能有人敢胡編亂造,所以立馬就將此事報給了福晉。這才有了之后的那一幕。
這回找到他府上的人可不一樣,同樣是自報家門,這次來的人可比上次的人要趾高氣昂得多。
都說宰相門前七品官,這人顯然是沒有把他這個“官”放在眼里的。
他能去給上次那位老者通報,那是因為知道他家中的小輩沒了,這回嘛,除非他能等到他家爺回來,還能和他家爺搭上話,不然這人趁早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吧。
允禵之前說這事他攬下了,這話絕不是說說而已。他這幾日實在煩得厲害,這事也就被暫時擱下了,沒成想就這么幾日,這家人就急了,都敢找上門來了。
一次有人找上門,他還能瞞住,次數一多,別說是皇帝了,就連太后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