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文武都在等著看皇帝上會不會處置允禵,等來等去卻等來了他被封為恂郡王的旨意。
允祥被封了怡親王,允禮被封了果郡王,和他二人比起來,允禵的這個郡王爵位來得可要晚多了。
之前皇上一直沒給允禵爵位,朝中大臣們都在猜皇帝是否有意讓他重回軍中去,現在這旨意一下他們就都知道了,除非皇上當真無人可用了,不然允禵這輩子絕無再回軍中的可能了。
朝中誰不知道現如今的撫遠大將軍年羹堯是皇上一手提拔起來的,別看他是外人,和允禵這個親弟弟相比,皇上更信任誰還真不好說。
畢竟只要有年貴妃在,年羹堯行事多多少少都會有所顧及,允禵就不一樣了,太后都沒了,他行事會不會亂了章法還真不一定。
之前所有人都在等著看允禵會不會倒霉,現在他們又開始等著看允禵會不會接旨了。
大臣們都收到這個消息了,允禵當然也收到了,他不僅收到了消息,他還見著來傳旨的太監了。
來人正是蘇培盛。要是回到三個多月前,他見著蘇培盛那肯定是別提多高興了,畢竟見著蘇培盛就代表他四哥愿意見他,那他說不定就能見著額娘了不是。
現在再見蘇培盛,他卻是怎么都高興不起來了,尤其是見著蘇培盛是手持圣旨來的,他就更高興不起來了。
都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見著這圣旨他就知道外頭在傳的消息是真的,他真的被封了郡王。
他看見這圣旨的第一反應竟然是既然四哥早晚都要給他個爵位,為何就不能早些給呢,要是能在額娘還在的時候給他這個爵位,額娘不就能放心了嗎
這個念頭只是在他的腦子里閃了一下,立馬就被他壓下去了,別看他總是四哥四哥的叫,其實他知道胤禛的確是他四哥不錯,可他現在的身份早就不僅是他四哥,而是皇帝了。
他也知道朝中的大臣們都在猜他會不會接旨,這次他們是真要失望了,這旨他還就真接了。
從前他這么想上戰場,一是因為他的確想建功立業,替皇考開疆拓土,二是因為他想讓額娘看看他有多爭氣,現在他都成了無父無母之人了,他難道還不能意志消沉一陣兒嗎
至于他要消沉到什么時候,那就要看他四哥什么守護給他派新差事了。
至于上戰場這事,他也只能說,只要他四哥肯開尊口,那他隨時都能走,四哥要是不肯開這個口,那他做個閑散王爺也不是不行,畢竟誰也還會放著好日子不過不是。
允禵是真心實意的想過日天太平日子的,可有些事情不是他怎么想就能怎么樣的,他消沉了,別人可沒消沉,惦記他的人那可真是多了去了。
這些人里就有那個大難不死的倒霉蛋兒。
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后福,這人要是不再惦記他,他雖然沒什么福,也還能平安的過這一輩子,要真細究起來,這也算是一種福氣了不是。
他受了傷,允禵自然得賠他銀子,這都是允禵第二回給他賠銀子了,第一次,大家談論一番這事也就過了,第二次,大家不怎么敢談論了,也不怎么敢惹這人了。